喜歡談技術的人,永遠跟賺錢無緣

喜歡談技術的人,永遠跟賺錢無緣

最近這幾天在大西北轉悠,一共走了寧夏、青海、甘肅、新疆這幾個省份。給我印象最深刻的省份,就是青海了,雪山、沙漠、草原、湖水,該有的都有了。
我覺得青海完全可以跟瑞士媲美了。

去年我去了一次瑞士,爬了鐵力士峰,坐了金色列車?;貒螅矣X得對所有美景都免疫了,原來瑞士就是美景的“上限”啊。

但是呢,青海的景色更加壯闊,更加厚重。從西寧開車到青海湖要3個小時,從青海湖到茶卡鹽湖又要4個小時。沿途的風景,無論是湖水、草原還是雪山,都可以用“一望無際”來形容。

這次行程一共有三個人,另外兩個都是比我牛逼的朋友。

一個朋友戴手表是卡地亞藍氣球,我覺得比勞力士漂亮太多了,勞力士大部分水鬼、日志系列,我覺得都沒有什么美感可言,土不堪言。
尤其是眾人追捧的綠水鬼,在機場的國際出發那里,隨便一個乘客都是戴綠水鬼的,看見我就覺得惡心。因為戴的人實在太多太多了,咱也不知道真的假的,連掃廁所的都戴綠水鬼。
當然,卡地亞的機芯肯定跟勞力士比不了,保值率、穩定性這些,勞力士肯定吊打卡地亞,這是公認的事實。
但是藍氣球漂亮啊。
我就跟他說,咱們倆換著戴吧,我把勞力士給你戴一段時間,你把藍氣球給我把玩把玩。

因為他也有很多塊表,也無所謂的,我們就換著戴了。

后來我就發了一條說說:剛到大西北,就收了一塊藍氣球,運氣真好。
底下評論就有不止一個“聰明人”開始說了:這個表就是忽悠傻子的,不懂表的人才買卡地亞,然后又BB了一大堆。

我就把這些傻鬼一一拉黑了。

因為我知道,這些人都是又窮又傻又屌的“聰明人”,他們平時最喜歡研究的是配置、技術、性價比、保值率。

這些人看到別人開路虎、捷豹、瑪莎拉蒂,就會非常不屑的說:買這些車的人都是腦子進水了,這些車故障率比BBA要高太多了,一看他們就不懂車。

但是呢,發表評論的人,可能連駕照都還沒有……
他們永遠也不會明白,開這些車的人,家里面都不止一輛車。出來越野人家肯定是開豐田的,基本不會有第二個品牌。
經常出來自駕的朋友應該清楚,凡是路況不好的地方,碰到的越野車基本都是霸道、陸巡等等。
畢竟,車、表,都是男人的玩具而已。大部分時間,什么好看玩什么,舊的玩夠了就換一個新鮮的繼續玩。
大家可以觀察一下周圍的朋友:凡是喜歡鉆研技術和配置的人,大部分都是窮屌絲,他的經濟狀況一般都很差,基本不會有例外。

為什么這樣說呢?一方面,越窮的人越貪婪,他們最喜歡一勞永逸,花一次錢就能用100年,永遠不用修、不用換。

另一方面,凡是沉迷于技術的人,都只配給別人打工,被別人剝X。

關于學習技術,鉆研技能,工匠精神,我之前說過,在中G大L地區,你如果鉆進這些牛角尖,只會把你通向地獄。
“技術”其實是一個惡鬼,它會反噬人的靈魂。
不信你去觀察,經常有這樣的新聞報道:xxx在60歲的時候研究出一項什么技術,Z府獎勵了他100萬元,但是,你知道他的家人這些年跟著他過得是什么樣的鬼日子嗎?用“家徒四壁”來形容都不為過,只有當事人這個傻逼還在那里沾沾自喜。
xxx程序員,才30歲,年薪就達到50萬了,但是,你知道他的頭發已經所剩無幾了嗎?他的心肺功能已經很衰弱了嗎?
有一個可怕的事實:我們把時間花在什么上面,什么就會反向塑造我們。

你一旦動了“我要鉆研技術”這個念頭,那么你已經成了技術的N隸。

我之前在VIP群里分析過打工者、自由職業者、老板這三個階層,打工者就是以技術為主導的人,他們最喜歡的是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然后賺取微薄的收入。
而自由職業者,已經完全獨立了,產品、營銷、找客戶這些都需要自己來完成,一心撲在技術上,結局就是必死無疑。所以,想要做好自由職業者,必須開始研究人性,研究營銷,研究如何拉客戶。

這時候,你一定不會跟打工者做朋友了,因為你會發現他們就是純傻逼,整天在那里聊技術,拿著幾千塊錢的工資,已經無可救藥了。
再往上一個階層,就是老板。成功的老板,一般是不做技術性工作的,需要統籌規劃,需要去談客戶。凡是技術性工作,一律雇傭打工者來做。清華北大常春藤,就是打工者的輸出機構,月薪八千、一萬、兩萬把它們招過來,像驢一樣讓它們去拉磨。

一個項目盈利50萬,給他們發2萬獎金,他們就會美的屁顛屁顛的。

圖片[1]-喜歡談技術的人,永遠跟賺錢無緣-愛分享導航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166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