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圈,是普通人逆襲的唯一出路

破圈,是普通人逆襲的唯一出路

經常關注我的人應該清楚,我把所有的免費群都退了,包括親戚群、同學群、興趣群。

表面上看,好像是我冷血,認錢不認人,但其實并不是這么回事,而是說那些圈子我早已經突破了,跳出圈外了。

比如初中同學群,里面活躍的人現在大多在干什么?女的有做全職家庭主婦的,有公交車售票員,有在飯店做服務員的,有在村里大隊做會計的……

男的有開出租車的,有在農村做駕校教練的,還有開小超市的,有在工地上干活的,有外出打工的……

在農村地區生活過的人應該清楚,到了初二下學期,班上至少會有20%的人不來上課了,因為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之類的學科,他們即使絞盡腦汁,連10分都拿不了,只能回家種地,或者出去打工。

到了初三,可能至少會有半數的人放棄“讀高中”這條路,要么去打工,要么已經決定去讀技校了。

我之前說過一個扎心的現實:農村人和城市人的智商、外貌、財富,差距會越拉越大。

因為男的但凡有一點智商和追求,一定會離開農村,去縣城、市區、省會闖蕩。

女的但凡有一點姿色,有一點學歷,一定會上嫁。

這樣就會導致高智商、長相漂亮的人一定會源源不斷地外流。

再說說高中圈子。

我的高中同學,大部分也都留在本縣、本市工作了,要么做點小生意,要么在父母的安排下進入了國企或者體制內。只有少數幾位來到大城市打拼。

他們大多沒有什么格局和眼界,過著朝九晚五的安逸生活,也挺好,只不過跟我沒有任何交集,所以我跟他們也聊不到一塊去。

大學這個圈子是最微妙的,上學時大家是因為專業、興趣而聚集到一起的,而且玩的東西也都差不多,要么打打球,要么打打游戲,要么去做做兼職。

但是,一旦進入職場之后,會立刻出現分化:有的人下班之后還是跟同學耗在一起,一起約著打游戲,喝酒擼串,訴說著大學的往事,然后就一起吐槽現在的公司有多無恥,領導有多變態。

但是有的人已經學會了融入工作圈子,去幫助帶他的師傅多做一些事情,去跟他的同事一起去學習提高。

再過幾年,他們接觸到更高層次的圈子之后,甚至開始琢磨跳槽、創業的事情了。

為什么說同樣智商、同樣家境的大學同學,在畢業幾年后能拉開十倍甚至百倍的差距?

核心就是在于你是否能及時“破圈”。

懂得破圈的人,他的成長可能不是線性的,只要他保持著不斷向上探索,總會遇到賞識他的貴人,或者碰到一個大項目,讓自己迅速逆襲。

另外,從氣場、價值觀角度來看,如果你打算有一番作為,打算賺大錢,你也必須及早做出破圈的決斷。

俗話說,道不同不相為謀。如果你想向上躍遷,必須結識同道中人,放棄跟自己不是一路的人。

比如,我經常說的打工者→自由職業者→老板→投資人,這4個層級的人價值觀就有很大差異。

如果你想實現獨立賺錢,時間自由,那么你就不要跟打工者混在一起。打工者為了那可憐的工資,每天有8小時的寶貴時間都不歸自己支配,而且思維也被禁錮得死死的。

如果你打算組建團隊,讓別人跟著你混,那你就要放棄“自由職業者”的精明和算計,把格局和胸懷打開,把錢分出去,這樣你才能成為一個老板。
……

總之呢,一個階層有一個階層的思考方式,一個圈子有一個圈子的價值觀,凡事不破不立。

另外,氣場對人能量的干擾,是潤物細無聲的。

不要以為你只是保留了那個群,不說話,他們就影響不了你。低端的免費群里,只要有個傻狗說一個字,哪怕打一個標點,都會讓你惡心半天。

既然選擇了遠方,就不要再留戀過去。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462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