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朋友,就不是朋友了

朋友的朋友,就不是朋友了

我之前有一個老同事,考駕照的時候遇到了一件很惡心的事。
本來駕校承諾的是,車接車送,而且到了駕校就立刻能上車學習。
結果是,交錢之后才知道,需要自己打車一個小時才能到駕校,而且每次到駕校之后,還要等一兩個小時才能輪到自己。
教練態度也非常差,還主動索賄,男的要錢,女的要色。
我問他當初為什么要報這個駕校?
他說,是同事介紹的,同事說他的表哥在里面當駕校教練,結果報名之后才發現被坑了。
他的這種情況,其實很常見。
同事、朋友介紹的駕校、車販子、保險販子,你去買,一定會被坑。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
要么是介紹人自己也不清楚,要么是他們在里面也參與了利益分配。
只有你像個傻狗一樣任人宰割。
明白人都知道,信任是不能轉嫁的。
如果你去看那些詐騙的法律案件,其中至少有半數受害者之所以被騙,都是因為“朋友”介紹了一個好項目,一個理財專家,一個養生大師……
要知道,窮鬼嘴里所謂的“交情”,其實一分錢都不值。
那些騙子連親爹親媽、親哥親姐都騙,還在乎你這個朋友/同事?
所以,如果你想要獲得優質信息,要么選擇高價產品/服務,要么就從有錢人那里獲取信息,這樣能把受騙的概率大大降低。
至于窮鬼朋友、窮鬼同事的推薦和建議,聽聽就行了,不要當真。
他們嘴里所謂的“信誓旦旦”,當成笑話來聽就行了。
① 高價產品/服務
我當年報的駕校,是一家上市公司,學費大概是5700元,我就去學了10次,然后就順利通過了幾個科目的考試,然后駕照就下來了,非常順利。
教練的態度也很好。
因為那個駕校有評價系統和投訴系統(不是擺設),如果差評多的話,是會影響他收入和評級的。
我訂酒店也喜歡用攜程這種第三方平臺,很少用酒店的會員系統,因為攜程有評價機制,酒店非常注重評分。
所以只要不是旺季,酒店經常會給我免費升房,服務也很到位。
如果沒有評價系統和監督機制,指望他們自覺提供優質服務,我覺得不太現實(五星級酒店會好一些)。
我購買其他產品或者服務時,也會很在意商家是不是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一般都是比較靠譜的,不會亂搞。
如果沒有上市公司,那就找價格比較貴的,“一分錢一分貨”走到哪里都適用。
再說說手機,我以前把淘汰下來的蘋果手機都會給父母用,后來他們嫌電池在冬天不好用,我就給他們換了三星手機(兩千多元的中端機)。
除了蘋果和三星,我不會讓他們用其他品牌手機的,因為目前只有這兩個手機不會有亂七八糟的彈窗和誘導詐騙廣告,不坑人,適合分辨力不強的老年人使用。
以前臺灣出的HTC手機和日本的Sony手機也不坑人,但是現在基本停產了。
有人會說,誰不知道貴的東西好啊,我窮啊,買不起,只能購買最便宜的。
我只能說,你要盡早接觸“不坑人”的產品和服務,這樣對個人的成長幫助非常大,它能助你進入一個良性循環系統。
如果你身邊環繞的都是良心產品、良心服務,那么你也能產出良心產品、提供良心服務。
只有親身感受過,才能印象深刻。
如果你總是去購買廉價的產品和服務,那么你會進入一個惡性循環系統。
因為糟糕的體驗,整天提心吊膽擔心被騙,會讓你喪失最基本的信任感,這些負面情緒還會嚴重削弱你的能量場。
這是一種微妙的感覺,大家可以自己去悟。
② 多聽富人的建議
富人,就是收入高、手里現金多的人。
他們推薦東西、他們提的建議,一般都比較靠譜,比較良心。
“窮生奸計富長良心”,這句話絕對是真理。
我雖然不是富人,但是我在朋友圈也經常推薦東西,很多人在我的推薦下都去購買了。
他們之所以信任我,一方面是我的見識還算廣,吃過見過玩過,滿世界也跑過。
另一方面,我從來不掛鏈接,也不推薦具體的賣家,我都是推薦大家去實體店或者官網去購買。(我不拿提成、沒有任何私心)
總之,我今天想表達的就是兩點:
① 窮鬼朋友推薦的東西,不要隨便聽信。信任是沒法轉嫁的,尤其是窮人的信任。
② 多接觸不坑人的產品和服務(貴的才不坑人),多聽有成果的人說的話。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198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