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社會之后,我們的學習之路并沒有停止,或者說,真正的學習才剛剛開始,
在學校里學到的知識,主要是基礎知識,在真正的工作當中基本都用不上。
這時候,我們學的知識主要以“實用”為主。比如,想要制作一張海報,得學習簡單的 PS知識;
想要剪輯一段宣傳視頻,得學習 Pr知識;想要經常出國旅行,那就要學習外語;
想要自己創業、開公司就要學習注冊公司財務知識。
總之呢這些都屬于工具性、技術性的知識只要你學會了,就基本忘不掉了,沒有什么玄妙的東西。
但是呢,即使是這種技術性的死知識,大多數人連“入門”都費勁。
據我觀察,90%的人在學習這些知識時,要么自己摸索,要么到處瞎打聽,要么去網上找資料、買教程。
5 年過去了,10 年過去了,還是沒有學會 PS 技術,外語水平還是停留在“不敢開口階段。
在我看來,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他們過度相信自己的自學能力。實際上?
自學任何一個技能,在入門階段都會遭遇幾個重大的瓶頸,99%的人都會在這幾個瓶頸面前敗下陣來。
而突破這幾個自學瓶頸的最佳方式,就是花錢請專業人士來教自己、帶自己。
只要過了這道坎,往后的路就通順多了,這時候就可以獨立學習、獨立成長了。
舉個例子,學習外語這件事,在入門階段一定要找一對一的老師為你答疑解惑,有任何疑問都要直接提出來,然后老師就詳細給你,解答。
等你把基礎的語法都掌握了,最常用的句型、詞匯也都熟悉了(大20分水平),這時候你就可以離開老師,完全通過自學,實現從20分到80分的跨越,
在這個過程中,遇到不會的詞匯,直接去查詞典即可,遇到不懂的句型、語法現象,直接去查詢百度即可、整個過程非常順暢。
但是,如果你在0-20分這個入門階段,就完全自學,那么可能學習了10 年,你仍然在原地踏步,仍然無法突破最初的瓶頸,更不用說實現20-80分的跨越了。
所以說,在入門階段,找一個專業的老師帶自已,至關重要,甚至起了決定性作用。
長期關注我的朋友應該清楚,我的英語水平走到世界各地都能無障礙交流(即使是印度、日本、蘇格蘭的英語我都能聽懂)。
我同時也學習了基礎的日語和韓語(因為我經常去日韓),大部分日語韓語我都是自學的,但是最初的那個入門階段,我肯定是花錢請老師一對一帶我突破的。
其實不光是外語,Ps、Pr這種處理軟件,以及運營公司、開發票、記賬這些技術,我也都是使用同樣的方法來學習的。
下面我就通過學習外語、學習處理軟件、學習財務知識這3個小例子,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在自學的初級階段,如何通過“花錢拜師”來突破入門的瓶頸。都是我自己親身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