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該動的4種腦

不該動的4種腦

昨天在我的知識星球上,有個小伙伴私信我,想知道在面對是否要考研究生時,學歷的重要性該如何衡量?

我說了兩點:

①考上好學校的研究生是一種本事,不是一種選擇,生殺大權可能并不在我們手里。

②學歷越高,平均收入越高,這是大概率事件。

但是呢,我們還是要衡量一下自已的個人情況,比如你的性格、家境、自己對學術的喜愛程度、自己缺錢的程度,等等。

我自己是這樣認為的,如果你想跟大多數人去內卷,要進國企,要進大廠,那么肯定是學歷越高越好。

反之,如果你有自己的想法,想自己搞事情創業,那么社會上大部分生意都不需要研究生的學歷和智商。

普通本科生,甚至智商比較高的高中生就夠用了。

另外,我大學畢業快10 年了,據我觀祭,智商和學歷并不是越高越好,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太高的學歷反而向我們腦子里填充了很多枷鎖。

那些腦子很聰明的,整天胡思亂想的,幸福感并不一定高。

我在知識星球上也注意到了這一點,很多人之所以容易陷入到內耗的情緒中,就是因為想太多。

換句話說,人生中的很多重要節點,并不是我們“動腦子”就能突破的,最重要的還是要修煉自己的內心和智慧,

有時候,動腦子反而會壞事。

比如,我總結一共有4種情況,我們都不要活亂動腦子,否則會適得其反,讓我們陷入被動的境地。

1.把主動權抓在自己手里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這個場景:你去餐廳吃飯,有入菜等了很久都沒上,你對服務員說還有個菜沒上。

服務員問你哪人菜沒上,如果你核對菜單告訴她是哪個菜,這個時候她不用動腦就得到了答案。

此時,對方就是強者,你就是弱者。

反之如果你讓對方去查看,讓對方去動腦這時候主動權就在你手里。

再比如,在職場中,有一份工作你的同事不想做,于是想讓你來做,

如果你找了好幾個理由,想努力告訴他這件事不是你分內的工作,絞盡腦汁想拒絕的理由,這個時候,你就是弱者,他就是強者,你把主動權交到了對方手里。

當然,我舉這些例子可能并不太恰當,我不是讓大家都變得強勢、咄咄逼人,我們只是想讓別人做好他們自己的工作。

大家要反思一下,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是不是經常動腦、經常把本不屬于自已的工作攬到自已頭上?

2.不要預設困難要知道

越是智商高、學歷高的人,做事情之前越喜歡做假設、做預設。

這并不是壞事,把可能會出現的結果提前設想一遍,這樣真正遇到問題時也不至于措手不及。

但是呢據我觀察大多數人都會“想太多” 至還沒開始的時候,就給自己預設了很多困難,導致這件事根本無法開始。

舉人例子,我在短視頻賺錢聯盟這個知識星球里,跟大家說得很清楚,你如果是個新人最需要做的是把B站賬號注冊了然后進行實名認證,
然后就開始上傳視頻上傳什么樣的視頻呢?

就一個原則:有意思大家都愛看,看得時候都愛發彈參與,至于你的昵稱該怎么起、該怎么增加原創度、前期該怎么養號、自己的定位該如何選。

如果被判定違規怎么辦這些問題其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先找到手感。

再比如,有人聽了我的建議之后,打算去大城市打拼,想知道手里有多少錢時可以開始。

我的回答是,有一萬塊就夠了,北上廣深租房其實可以很便宜的,可能一千塊都不到,大不了住得遠一點。

我剛到北京的時候,有一陣子是跟老同學擠在一起,他租的房子在城中村,一個月才500元(2015年前后),每天坐地鐵到國貿也才一個半小時。

我們人腦有個缺陷,能預測很多困難,但是無法預測機遇與運氣。

也就是說,去北上廣深打拼,會遇到哪些困難和阻力,這個誰都知道。

但是呢,在這些大城市闖蕩 3 年、5 年之后這人會變成什么樣,會達到什么樣的高度,賺多少錢,這個是神仙都預測不了的。

所以,如果你真的有理想,有抱負,就去大城市看看,不要總是給自己預設很多困難。

不該動的4種腦-愛分享導航
不該動的4種腦
此內容為付費閱讀,請付費后查看
會員專屬資源
您暫無購買權限,請先開通會員
開通會員
付費閱讀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1307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