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每個人都選擇成為施暴者?

為何每個人都選擇成為施暴者?

1、活在這個現(xiàn)實的世界,每個人都免不了沖突,免不了利益的拼殺。

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大家寧愿去當(dāng)施暴者,也不要去充當(dāng)受害者。

因為這片土地的特色就是,對受害者落井下石,對施暴者百般掩護、百般歌頌。

比如,父母跟孩子發(fā)生爭吵了,旁人一定會第一時間維護父母的利益,反過來教訓(xùn)孩子;

再比如,老師與學(xué)生發(fā)生矛盾了,別人也只會站在老師的立場,去幫他說話。

為什么?

因為在世人的普遍認知中,孩子與學(xué)生,都是沒什么實力的弱者,為強者說話,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資源。

一直以來,不都是如此嗎?

2、每一個孩子成熟的第一步,就是面對高考。

每當(dāng)高考成績出來的那一刻,總有很多人思索著,如何將自己的成績得到最大的收益。

圍繞著這個問題,思索來思索去,最后他發(fā)現(xiàn),最終的底氣與籌碼依然是分數(shù)。

這就如同每一個走出社會的成年人,決定你話語權(quán)的,決定你幸福指數(shù)的,只有你的社會地位與經(jīng)濟實力。

離開現(xiàn)實的根基,不管你怎么拼命思索如何讓自己得到更多人的喜歡,都是一種奢談。

3、永遠不要去同一個遭遇不公的人共情,更不要嘗試向他灌輸”公平”的觀念。

每一個遭遇不公的人,實際上抱怨的,絕不是不公平的東西,而是自己為什么不是那個擁有特權(quán)的人。

不相信的話,你可以到一個最偏僻、最落后的地方,哪怕是一個認知再落后的老屌絲,他都知道:

想成為人上人,一定要加入×××,然后好方便××。

4、每一個成年人的成熟過程,就是冷靜地對待,與老朋友、老同學(xué)的漸行漸遠。

在這個過程中,你會發(fā)現(xiàn),每一個人的三觀,都是不可改變的。

大家并不會因為友誼的深厚,就能改變彼此之間的三觀鴻溝。

這就是為什么,那些注重感情的人,每當(dāng)一個好朋友跟他決裂時,他都會面臨巨大的痛苦。

其實,人與人之間的三觀鴻溝,就如同彼此之間的DNA差異,永遠是不會改變的。

明白了這個,你就知道,自己必須同身邊的每一個人保持一定的距離了。

? 版權(quán)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128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