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商就是會說話嗎?

高情商就是會說話嗎?

圖片[1]-如何掌握高情商?學會這五條規則,做人處事不再尷尬!

有人說,最高的情商,是自有分寸。

說到高情商,我腦海中第一個蹦出來的就是演員黃渤。

他總是給人一種“不會讓任何話掉地上”的感覺,他的一言一行,總是給人以好感,讓人很舒服。

其實,很多情況下,幽默和刻薄就在一線之間,真正厲害的人往往可以掌握一種微妙的平衡。

當然,我們不需要很厲害,也不一定要做得多么高級,但是如果能學習一些基本的規則,起碼在為人處事的過程中不會讓對方難堪。

那今天我們就來說道說道,有哪些體現“高情商”的基本規則。

1.永遠不要覺得混熟了,就可以隨便開玩笑。比如,你說一個胖子“胖”,是調侃,但是你說人家“肥”,就有點兒侮辱人;你說一個女生像“小豬”,還有點兒可愛,但是你說她像“母豬”,那就是罵人了;你說朋友“笨蛋”,是玩笑,你說他是“蠢貨”,那他可能就要翻臉了。私下里,我和朋友之間的尺度也很大,但是如果有很多朋友在場的情況下,我一般不會隨便開玩笑,因為那樣會傷及朋友的面子。還有一點,每個人的底線不一樣,每個圈子的底線也不一樣。比如,我跟幾個玩兒得好的朋友,經常以“辣雞”、“菜狗”、“煞筆”等互稱,大家都習慣了,不會覺得有什么。但是這些詞如果拿去說其他人,可能挨打都是輕的。

2.如果你說了“隨便”,讓別人做決定,那你就不要瞎比比。想必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少少都遇到過這樣的人。你問他,吃什么?他說隨便。但是當你選了餐廳、點了菜,他就開始挑三揀四了。什么“早知道就去另外一家了”“早知道就不點這個菜了”。說實話,我是最煩這種人了。不滿意別人的選擇,你特么早說啊。咱就是說,如果你當初說了隨便,那就請說到做到,別做馬后炮膈應人,這種行為真的很敗交情。

3.不要隨便評價別人的生活。無論是誰,都不想被別人指指點點。只要你不是別人的爹娘,下面的這些話最好不要說:別人單身,就說“單身不好,別挑了,趕緊找個對象吧”;別人不生孩子,就說“早晚都得生,沒孩子你會后悔的”;別人在小城市,就說“大城市機會多,你在小城市沒出息”。注意,這些跟你有毛關系啊?生活本身就沒有標準,你對別人生活方式的評價不也是一種建立在自己三觀上的偏見嘛。什么是成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也是一種成功。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任何人都無權干涉。

4.不要好為人師,在別人做事的時候指手畫腳。知道為啥現在的專家越來越不受待見嘛?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總喜歡拿自己那個年代的經驗去教現在的年輕人做事。我最大的感受是在打籃球的時候,有時候會遇到那種在場上教別人打球的人。自己打得也不咋地,總是喜歡給別人當教練,把自己當波波維奇了,逼逼賴賴個沒完。這種人,往往既贏不了比賽,也得不到隊友的認可。既然你選擇了隊友,就要尊重彼此,信任彼此,不然的話,你自己能一打五也行!

5.不要隨便把不認識的兩撥朋友,約到一起吃飯、聚會,真的會很尷尬。兩撥朋友是兩個圈子,兩個世界,彼此的話題也不同。這讓我想起大學的時候,一個室友過生日。他同時叫了我們和他工作認識的同事兩撥人。那次生日聚會是我參加過最尷尬的一次,因為這兩撥人的笑點不同,污點不同,可以說是毫無共同語言,根本聊不到一起去,真不知道我這個室友當時是怎么想的。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其實所謂的“高情商”就是從別人的角度去思考話怎么說,事怎么做。

說話處事有沒有分寸感,不取決于你的感受,而取決于對方的感受。

可能你覺得一個很正常的話題,別人聽起來就會很不舒服。

可能你覺得很幽默的事情,對別人來說就是一種冒犯。

所以,有時候真的要懂得適可而止。

不過,現在也有很多聲音說高情商其實是一種虛偽。

更有甚者把自己的沒腦子、沒素質當作是真誠。

他們的口頭禪往往是:“我這個人說話比較直,你別介意啊”。

這本質上就是一種自私的表現,只圖自己爽。

知道自己的說話直,容易給對方造成不舒服的感覺,為什么不改,人家憑什么要慣著你呢?

所以,所謂情商高,說話是其次,最重要的還是把對方放在心上。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187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