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拉開人與人之間差距的,是這4點

真正拉開人與人之間差距的,是這4點

其實,拉開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的,不是努力,而是這四個差。

認知差:洞察本質的能力

有這么一個故事:

很久以前,一堆人去淘金,在他們為一塊金子爭得頭破血流的時候,有一個人卻悄悄撿起他們身邊的一顆鉆石,揚長而去。

搶金子的人搶得頭破血流一無所獲,但找到鉆石的那個人卻成了富翁。

并不是搶金子的人的能力不夠,而是他們自始至終都不知道有比黃金更值錢的東西。

獵豹移動CEO傅盛說:“認知,幾乎是人和人之間唯一的本質差別?!?/strong>

太對了,認知力低的人,所見即世界,喜歡盲從,喜歡簡單歸因。

就拿淘金來說,大部分人埋頭從沙土里淘金,他的目光局限在淘金當中,而忽略了看看周遭的世界,也發現不了新的機會。

而認知力高的人,看事情就越開放,越客觀,越是懂得遵循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認知,最能拉開人與人之間的差距。那么該如何提高認知力?核心就是修煉你的系統思維。

管理學大師彼得·圣吉說:“所謂系統思考就是看見整體的修煉,讓我們看見相互關聯而不是單一的事件,看見變化的形態,而不是轉瞬即逝的一幕?!?/p>

系統化思維有三個維度:

深度思考。核心就是我們要多問幾個為什么,層層剝洋蔥,從現象抓到事物的本質,一桿子插到底。

全局思考。為什么很多時候,我們會得出一些狹隘的觀點?就是因為我們只看到了大象的一條腿,就誤認為大象的腿,就是大象本身。所以要跳出來,考慮到整體。

動態思考。你一定要納入時間的維度。同一件事,不同的時間去看,你的視角,你得出的結論,可能完全不同。

你的認知越高,就越能直達本質,了解人事物運轉的規律和發展的底層邏輯。

信息差:看見別人看不見的機會

信息差,也能拉開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什么是信息差呢?就是別人知道,你不知道。別人懂的,你不懂。

有一部分信息被壟斷了,另外一部分信息是被自己阻擋在外?;ヂ摼W的到來,讓信息的傳播變得更方便了,但信息差卻越來越大。

為什么呢?就是人總是習慣性接受自己喜歡的信息,屏蔽自己不喜歡的信息。

最后,你就會把自己關在一個被相同信息纏繞起來的小房間里,被死死捆綁。這時候,你就聽不到新消息了。這就是所謂的信息繭房。

那么,該如何打破信息差?

1.提問

很多人遇到問題,總是喜歡一個人琢磨,覺得自己遇到的問題是獨一無二的,只能靠自己解決。

但正如雷軍所說:“99%的問題都有標準答案,找個懂的人問問。”

所以,你一定要向上社交,你不懂的,要向牛人提問,也許別人不經意間的一句話,就能讓你開竅。

2.調查

很多時候,一些信息就藏在那些無人關注的角落里。如何發現它們?從而了解真相?就是調查。

比如你想推出一款產品,想要做一項新業務,但不知道該干什么或者怎么干的時候,就是要不斷走訪,去詢問,去調查。正如教員所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p>

當你去和客戶打交道,和貼近一線的人交流,也能知道一些別人并不知道的消息。

你能打破信息差,就能看到很多機會。

競爭差:一個人的核心競爭力

什么是競爭差?就是別人有的,你沒有。

對于企業來說,可能是你有獨一無二的商業模式,有難以被復制的組織能力等等。

但對個人來說,除了有一門傍身的技術外,還需要你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別人解決不了的問題,你能解決,你就有競爭力。

所以我常常說,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一個人的核心競爭力,也是一個人最大的底氣。

那么,如何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一個,有解決問題的意愿。

這些年,我越來越認識到,能否解決問題,不是取決于方法,而是取決于人。

什么意思呢?

就是問題能不能得到解決,就看你想不想解決。背后,看的就是你有沒有態度,能不能扛事。

第二個,找到問題的根源。

要徹底解決問題,還要去找到問題的根源。

有時候,我們總是做一些“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事,原因就是我們只是在解決表面的問題。

“快速看透一件事情的本質”,遠遠比“浮于表面的現象兜圈子”,更為重要。

所以,你要能找到問題的根源。你看,認知差和競爭差是相輔相成的。

第三個,解決問題。

愿意解決問題,找到問題的根源后,還需要解決問題。

如何解決問題呢?就是死磕到底,死磕困難、死磕細節,不達到目的,誓不罷休。

喬布斯說過:“優秀的員工,只要告訴他要做什么事,要達到什么效果,他就會想辦法搞定?!?/p>

你有競爭差,你能解決別人解決不了的問題,那么你就有競爭力,這時候,你就會變得值錢。

執行差:想都是問題,做才有答案

很多人賺不到錢,缺的不是商業點子,也不是機會,而是沒有執行力。

想都是問題,做,才會有答案。當別人不想做的時候,你能拿出執行力,你就會是最后的贏家。

那么,如何才能執行到位?有一個執行力4原則,可以作為參考。

原則1:聚焦最重要目標

要有執行力,但不能盲目。盲目的執行,就是瞎忙。

因此,你一定要深度思考,找到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集中所有的資源在最重要的事情上。這樣,才能做出成效。

原則2:關注引領性目標

在執行的過程中,你要關注引領性目標。

客戶滿意度、銷售收入、利潤率都是屬于滯后性目標。而引領性目標就是能驅動滯后性指標成功的行為。

舉一個例子:比如你要減肥,減肥10斤是滯后性指標,因此,你更要關注每天攝入多少以及運動量達成多少。當你完成后者,你自然能降低體重。

所以結果很重要,但更要關注能達成結果的過程。

原則3:堅持激勵性計分

你有沒有發現,你和朋友打球的時候,如果不計分,大家都打得很隨意。一旦有計分,就會變格外認真起來?

所以在執行的過程中,為了保證執行的質量,你也要做好數據,為自己計分。這樣你就能知道自己的進度,可以嚴格按照計劃執行。

原則4:建立規律問責機制

通用電氣杰克·韋爾奇說:團隊賽執行力就是“公司獎懲制度的嚴格實施”。

有獎有罰,才能讓每一個人負起責任。對你來說,也是一樣,核心就是你要有自我糾錯系統。

你要不斷復盤自己,你認真執行了,不妨給自己獎勵,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獎勵,都能讓大腦分泌多巴胺,對執行充滿激情。

而對于沒有做好的地方,也要及時糾正,從而做到反饋、改進。

當你比別人執行得更好,執行得更透徹,就會更容易拿到結果。

最后總結一下,拉開人與人之間差距的,是這4個差:認知差,系統思維直達本質。信息差,跳出信息繭房抓住機會。競爭差,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一個人的核心競爭力。執行差,想都是問題,做才會有答案。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1349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