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清大事和小事,你會活得更有質量!

其實,每個人這一輩子都有很多事情,可能有無數個小事,但是,大事的話,說實在話就只有那幾個。

許多人都分不清大事和小事。

在該做大事的時候,他選擇不做大事,或者去做小事。

比如本來自己該用寶貴的時間進行學習實踐、做事業或者健身運動,結果卻給了不重要的人,給他做了陪聊或陪逛街。

尤其是用寶貴的時間去看一些沒營養的信息,一吃瓜就是半小時,一刷視頻就是一小時。

結果自己充當了流量,為別人做了嫁衣。

燃燒了自己,舒服了別人。

再比如,許多人生活特別節儉,自己賺的錢自己都好好存著,平常都舍不得花。

結果別人一問他借錢,再留留眼淚,提提感情,他就會把自己省吃儉用的錢借給那些不靠譜的人;

于是,再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再比如,有人跟他說xxx生意很好做,穩賺,他就信以為真,投資了一個完全不懂的東西,還是實體,結果……

說到這,我想起了前兩天,我跟幾個老板在一塊喝茶,我們當中有位老板說被一個朋友邀請去投資做餐飲的實體生意,然后有個快60歲的企業老板就說了,現在哪有什么朋友,都是朋友坑朋友。

大多數人都是披著面具在假笑,誰信誰受傷。

另外,包括工作上也是分大事和小事、分輕重緩急之分的。

很多人總是喜歡先做一些并沒那么重要的事情,而最后做那些重要的事情。

實際上,你要知道的是:人一天的精力是極其有限的,不可能一天當中所有事都能夠有精力去面對。

他們總喜歡找一些簡單、不用動腦的事情去做,就是說,在最有精力的時間里去解決那些最不重要的、容易解決的事情。

那在這種情況下,你絕對不會有太大的成長,也做不出什么優秀的事情。

我們應該如何做呢?

就是在最有精力的時間里做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事情。

那如何區分重要的事情和沒那么重要的事情呢?

負熵君認為,處于目標行動中所做的事情就是重要的事情;沒有目標加持的事情就沒那么重要。

舉個例子:你做公眾號,想要日更文章,這就是你的目標,那么你每天必做的事情之一就是把一篇文章寫好,其他不重要的事情都要往后排。

再比如,你想要練好身材,讓自己的身材變得優美,那么你必須把行動落實在每一天上。

每天健身運動,飲食每天都要控制。

別看這些事情小,就是這些小事才能把你想要的目標堆積起來,就是每天的這些“小事”奠定了完成目標的基礎。

這些“小事”就是你每天要行動的大事,也可以說是重要的事。

另外,我之前說的要聚焦自己,從廣義上來說也算是大事。

而聚焦別人這件事連小事都算不上,甚至都不算是事。

但是大部分人還是把大部分的時間都聚焦到了別人身上。

每天過得像個糊涂蛋。

人最重要的是大事、重要的事不糊涂。

大事糊涂,小事上再聰明也白搭,更別說其他的了。

我經常說不要改變別人,這個“改變別人”也算是聚焦別人。

要知道別人是改變不了的,人只能篩選。

不管是合伙人、還是朋友、還是伴侶皆如此。

說到伴侶,我們可以透過現象看本質,說句果斷的話:所有的情感問題都建議分手。

因此,人不要改變他人,而要想辦法改變自己。

但是,人要想改變自己,其實也沒那么容易。

因為只要你改變自己,那么會有諸多方面的阻力,尤其是會有人際關系的阻力。

比如你開始戒煙戒酒、開始健身,那么就會和原來的酒肉朋友變得格格不入,甚至漸行漸遠。

而如果你舍不得他們,還想要和他們在一塊,老想在一些舊有的關系中尋求歸屬感,那么他們還會重新把你拉進抽煙喝酒不健身的圈子里面。

而這樣,你永遠也不可能改掉抽煙喝酒的壞習慣,永遠也沒辦法去健身,只能看著自己的健康一點點的下滑,肚子一點點的變大。

如果你和他們說讓他們一起戒煙戒酒去健身,他們會覺得你是個神經病。

道不同,不相為謀也是這個意思。

有時候觀念變了,想法變了,就可以決定一切了。

哪怕以前那所謂的感情有多深,也沒辦法抵擋不同的觀念,沒辦法再在一起愉快的玩耍了。

所以,最好的辦法只能是悄悄離開,不打擾就是對你自己最大的尊重。

這也是我為什么總是和大家說要遠離不合適的人,遠離不同觀點的人,遠離內耗你的人……

該遠離的就得遠離,不遠離,你永遠和那群臭魚爛蝦在一塊,自己只會越來越差。

包括我之前和大家說的,遠離窮人,尤其是遠離窮還沒有上進心、或者沒有想法目標的人。

這些傻狗連自己想要什么都不知道,成天混吃等死,你跟他們待在一塊干嘛,腦子出問題了。

他們連大小事都不會分的,只是不斷地被操控著做事,沒有什么目標和希望。

你和他們還保持聯系,他們就變成了你的圈子,你的圈子那么low,你能好到哪里去?

所以,遠離不合適的人,再有方法的精進自己,做事情按照輕重緩急去執行,一切就都會慢慢變好。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187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