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天道》丁元英三個小故事,你就知道格局大的人遇事如何處理

圖片[1]-讀懂《天道》丁元英三個小故事,你就知道格局大的人遇事如何處理

《天道》這部電視劇,蘊含的人生哲理和強勢思維,開悟了一批又一批觀眾。
劇中王志文飾演的主角丁元英,是個“鬼杰怪才”。
他審時度勢,曾在股市翻云覆雨,一年狂攬2個億;
他運籌帷幄,殺富濟貧,幫王廟村實現了脫貧神話。
有人評價說:“丁元英已是半個神仙,只是在俯瞰人間而已。”
他突破常規的行事風格,離經叛道的價值觀念,顛覆傳統的思維邏輯,每次看都能給我不同程度的震撼。
最近得空拿出來重溫,看到丁元英和三個小人物的交往故事,又有了新的感悟。
01
第一次是他被唱片店店主算計。
丁元英回國后資金被凍結,生活難以為繼。
一番掙扎過后,準備變賣自己珍藏的唱片。
他走進古城的唱片店,店主劉冰一眼就看出了這些唱片的價值。
但他心里盤算著,一個人淪落到要變賣自己珍藏的東西,那一定是落魄至極了。
他先刻意挑刺,說唱片年代老舊,打了收藏印章不值錢。
又壓價說自己可以按50元一張的價格勉強收下。
而在90年代,這些進口唱片價值150每張,足足有三倍的差價。
換做常人,肯定要討價還價一番。
丁元英卻爽快同意了這樁交易,迅速清點完錢,就準備離開。
撿了大便宜的劉冰,還想再坑他一筆。
他叫住了丁元英,告訴他以后如果想賣唱片,還可以找他。
站在門口的丁元英不置可否,微笑地點了點頭,頭也不回地走出了唱片店。

圖片[2]-讀懂《天道》丁元英三個小故事,你就知道格局大的人遇事如何處理

02
第二次是他被面館老板嘲諷。
在古城里,丁元英過著深居簡出的生活。
他租了一個便宜的房子,不工作,也不與任何人打交道。
每天安靜地呆在房間里看書、喝茶、聽音樂,研究文化屬性。
肚子餓了,就穿著拖鞋、揣著手下樓吃碗面,吃完了,就回到自己的房間里。
因為經常光顧一家面館,他一成不變的休閑裝和人字拖,被面館老板當成一個無業游民。?一次,老板故意上來詢問他的工作。
丁元英說自己沒工作。
老板又調侃說,他肯定是做大生意的人。
丁元英開玩笑回答:“您要是不嫌棄,我到您這兒打工。”
認定了自己的猜想后,老板當著他的面譏諷道:
“這么大年紀,說話不著調,光吃飯不干活,也不嫌丟人。”
這番鄙夷的話,絲毫沒有引起丁元英情緒的半點波瀾,他繼續埋頭吃面,神色如故。

圖片[3]-讀懂《天道》丁元英三個小故事,你就知道格局大的人遇事如何處理

03
第三次是他被餛飩攤老板娘誤會。
一天,丁元英去早攤點吃餛飩,點餐的時候已經把錢支付了。
但是當他吃完餛飩離開的時候,老板娘急忙攔住說:“你還沒給錢呢。”
丁元英先是一愣,兩人目光對視2秒。
然后二話不說從兜里掏出錢,支付完了,洋洋灑灑穿著拖鞋回去了,沒有一句辯解。

圖片[4]-讀懂《天道》丁元英三個小故事,你就知道格局大的人遇事如何處理

當時在餛飩攤吃東西的人很多,要想證明自己已經付過錢了,并不難。
但丁元英寧愿多付一次錢,也不浪費口舌。
后來跟丁元英前后一起點餐的片警說:
“我剛來的時候,看到人家已經給了錢,你怎么還找人要錢呢?”
老板娘尷尬地笑了笑說忘了。
04
為什么明知道自己吃虧,還愿意和劉冰做這樁買賣?
為什么聽到面館老板的誤解嘲弄,始終不自證清白?
為什么寧愿付兩次錢,也不跟餛飩攤老板娘解釋清楚?
因為丁元英很清楚,有些人無法溝通,也沒必要溝通。
誠如他所言:“我現在已經不和別人爭吵了,因為我開始意識到,每個人只能站在自己的認知角度上去思考問題。”
他不和劉冰糾纏,因為價值觀不同。
當初丁元英在柏林成立私募基金,短短一年就獲得了上千萬的分紅。
然而他卻主動叫停了這個項目。
因為這種資金運作的方式,是從國外募集資金,投入中國股市,賺的都是國內散戶的錢。
即便有巨大的收益,他也不屑為之。
而劉冰恰恰相反,從他落井下石,黑心壓價這個行為上,丁元英就已經看出他貪婪的人性底色。
和這樣的小人爭利,談何容易?
他不和面館老板解釋,因為認知隔閡。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有這樣一句臺詞:
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動。
在面館老板的觀念里,工作就是生活的全部,不工作就是不務正業。
而在丁元英的世界里,思考是比生存更重要的事,思維上的弱者才是真正的弱者。
心理學上有個著名概念,叫做“隧道視野”。
意思是,一旦人認準一件事情,便會形成一種固有的思維模式。
人們根深蒂固的觀念,一解釋,就是狡辯,觀念變不了,再怎么解釋都沒用。
所以他寧愿以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的形象示人,也不愿與素昧平生的人啰嗦半分。

圖片[5]-讀懂《天道》丁元英三個小故事,你就知道格局大的人遇事如何處理
  • 05
    不回擊,是一種懦弱嗎?
  • 蘇東坡有句話說:

“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大,而其志甚遠也。”

受到侵犯時,拔著劍跳起來,挺身出來回擊,這甚至算不上勇敢。 遇事不驚慌,受到無端的侮辱,也不憤怒,這才算稱得上“大勇”。
層次高的人,面對嘲諷不解釋,面對糾纏不爭論,看似認慫,實則不屑。
丁元英的前妻對他有一句精準的評價:
“他永遠都不會跟你吵,他的每一個毛孔里都滲透著對世俗文化居高臨下的包容,包容到不屑于跟你講道理,麻木得可怕。”
面對刻意打壓,惡意中傷,蓄意糾纏,丁元英不是說不清,爭不明,吵不過。
而是他明白,即使辯出個是非曲直,得到的不過是少得可憐的收益和微不足道的人的認可。
這純屬浪費精力,對他來說時間和耳根清凈最重要。
這才是處事的最高格局。
就像王陽明說:持志如心痛。
一心在痛上,豈有工夫說閑話、管閑事?
閑言也好,侮辱也罷,與他們都是小節。
天高海闊,他們有更大的視野,有更大的事業。
對他們而言,不在雞毛蒜皮的事情中消耗自己,才是對自己最大的負責。

圖片[6]-讀懂《天道》丁元英三個小故事,你就知道格局大的人遇事如何處理

06
生活中免不了有人傷害你,打壓你,非議你。
不甘心被中傷,以至以牙還牙,蓄意報復。
咽不下這口氣,以至張牙舞爪,互相傷害。
不愿意退讓,以至飛揚跋扈,硬杠到底。
與惡龍纏斗過久,自身亦成為惡龍;凝視深淵過久,深淵將回以凝視。
人最大的愚蠢就是在泥潭里打滾,沾一身污垢。
很認可一句話:
任何消耗你的人和事,多看一眼都是你的不對,別理、別問、別起任何波瀾。
遇到爛人避而遠之,大度地忍讓;遇到破事視而不見,不與其沾邊。
無視就是最高級的回應,沉默就是最有力的報復。
棋圣聶衛平與人下棋時,手中常持一把折扇,上書“八風不動”四個字。
所謂“八風”,是指利、衰、毀、譽、稱、譏、苦、樂。
當你有一天慢慢變得不想去解釋,不想處處去爭論的時候,那正說明你的格局、你的胸襟越來越大了。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1064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