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個紀錄片,講的是”工作時長”這件事。
里面提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
1930年,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做出了這樣的一個預測:到了21世紀居民經濟水平會達到非常富有的程
度,以至于我們每周只需要工作 15個小時。
凱恩斯認為,隨著我們變得越來越富有,多增加的錢對我們來說越來越沒有價值,然后我們最終會達到“追求,更多錢已經沒有什么意義”的階段。
在今天來看,全球可能只有極少數發達的國家實現或者接近了這個水平比如冰島已經實現四天工作制,瑞士的最低時新高達160元人民幣。
當然大多數的地球人還是要每周工作五天,每天工作八小時。部分國家還有996工作制,甚至需要更長的工作時間。
其實仔細想想,很多人每周工作兩三天,就可以滿足自己基本的需求了。畢竟在地球上,只有人類需要工作,其他的野生動物都不需要無休止的工作,它們有食物,有窩,能繁衍后代就滿足了。
為什么大家永不滿足?有人說這是資本在背后操縱。還有人認為,“無止境地追求更多”是人性的一部分。其實呢,如果工作時間越長,我們的財富越自由,靈魂越自由,那工作時間長點沒什么問題。
問題是,現在很多人每天辛苦勞作但是生命體驗反而更差了,精神負擔也更重了,甚至負債累累,人也變得憂郁了。
這些人追求的是更好的物質,但是結果往往是,物質沒追到,自己的精神世界也成了一片廢墟
原因就是他們進入了一個死循環,一個圈套,一個局。
但是想要逃出來,卻是極難的。
因為高手設計的物質游戲,都是陽謀,對于普通大眾而言,你買或是不買,都讓你難受。
這類物質游戲,你一旦入局,就成了拉磨的驢,你的靈性與野性就消失了。這玩意一旦消失,就如同老虎拔掉了爪牙。
那么到底該如破局?
一般來說,普通人會有3種應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