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裁員,怎么應對失業危機

為什么很多互聯網大廠會把40歲以上的員工裁掉,甚至35歲以上就開始被優化了,我相信,如果你是老板的話,你也會這么干。不要說老員工是跟公司一路走過來的,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首先你要明白,公司是干什么的,公司是要賺錢的,不賺錢的事老板不會干的。

圖片[1]-如何看待裁員,怎么應對失業危機

前一段時間相信你們肯定看到過騰訊T13技術專家被裁的事吧,作為騰訊首位前端開發都被裁了,給人的感覺是公司太沒人性了,你想想,如果你是老板的話,你還會留著一位拿著高薪但是干著普通員工在干的事嗎?這樣想的話,是不是就覺得裁掉大齡員工就很正常了。

開公司的老板都是什么人,肯定不是菩薩心腸的人,肯定不是感情用事的人,菩薩心腸的人是干不了老板的,干老板的人都是目標非常明確,干任何事都是下手特別狠。只要公司的盈利情況不好的話,不要說裁掉一兩個老人了,甚至一個團隊,一個事業部該砍也會砍的。

所以咱們看裁員這件事,別單純的從一個員工角度看,而是要站在公司角度看,這樣看裁員這件事就很合理了。

所有公司都不喜歡能力不強,還老擺資歷的老員工,先不說現在很多公司的盈利狀況問題,這兩年的公司賺錢能力確實沒前幾年那么好了,尤其是互聯網公司。就算現在互聯網大廠盈利非常好,公司高層看的也是性價比,性價比低的員工早晚會被換掉的,只是時間和機會的問題。你看看你所在的公司,有沒有歲數比較大的,現在好像在職場上,70后都消失了,甚至80后都已經很少了,公司里差不多主力軍都是90后了,那些80后和70后都還沒到退休年齡呢,他們都去哪了?

前幾天有一個網友私信問我呢,是一位家長,孩子快上大學了,問我現在大學報什么專業未來就業比較好,可以不失業能干到退休的,我說我不知道,在我印象里,或者說在我認知里,還沒見過這種專業呢。如果實在想找一個這種工作的話,那你就讓你孩子在報考大學專業的時候,盡量選擇一個更容易考公的專業,考公上岸的話,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可以正常干到退休年齡的。

去年我還看到過一個話題,就是說,既然35歲或者40歲以后就可能被裁,那還有必要在一個領域深耕嗎?這個問題就挺尷尬的,未來的事情誰能說清楚的,說不定你還沒到35歲呢,你這個行業都沒了,你還深耕什么啊。但是很多時候,如果你在一個專業不深耕的話,就找不到工作了,失業的年齡就更靠前了。所以,我建議還是很有必要在你的領域深耕技術的,只是說35歲以后可能被裁,那只是可能性,并不是必然性。如果你深耕技術,在公司決定要裁員的時候,肯定是那個同樣35歲但技術不如你的,對吧,技術不好的人被裁的概率肯定比技術好的人要大一些,對吧。在沒有選擇的時候,盡力做好手頭的事情,深耕技術,降低自己的可替代性。

我是覺得,在現在這個社會中,幾乎沒有哪個行業可以一直干了,盡量多學一些技能,或者說多把握一些機會,多條腿走路,避免在意外發生時,搞得措手不及。

所以說,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考慮自己的未來,在將來很少有人能在一個公司干到退休,幾乎沒有人能在干到退休前還不失業,尤其是民營企業,你想想,你所在的行業中有沒有60歲左右的人還在工作的?如果沒有的話,憑什么你相信自己能在這個行業干到退休,對吧?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趁年輕抓緊賺錢,在被迫退休以前一定要攢夠后半輩子的錢。

文章來源@北漂程序員創業-今日頭條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179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