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悟了這些天道,今年你會少受很多罪

領悟了這些天道,今年你會少受很多罪

天道是什么?天道是規律,是人無法左右的東西。而我們想要讓自己活得遂順,不過是用一生去窺探天道,然后順勢而為罷了。

因為昨天工作到比較晚,今天上午小小瞇了一會,醒來的時候仿佛有一個聲音進入了我的腦海。我把這句話記錄了下來,然后發在了朋友圈里面。

今日領悟到一句話:但凡你還有肉身,但凡你還有相,但凡你還有我,那你注定就救不了任何人,你也只不過自渡罷了。硬要強求,最終不過是把別人的宿命轉移到你身上去受。

我在之前的文章也提到過類似的觀念,但沒有那么究竟,也還沒有領悟到那么透徹。直到今天的這句話,我覺得我前半生所受的苦都在這一刻解脫了。但即便如此,依舊不妨礙《無我》那一篇文章,是我認為以后我再難超越的一篇經典。勝不在文筆,而在中心思想的超脫。

其實我們很多人苦,是壓根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苦的。就像我們的父母辛苦了大半輩子,其實也不知道為什么會如此。他們用一生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那就是樸實無華的莊稼人,往往就是處處受人刁難,處處受人排擠的。

明明沒做錯什么事,但隨著歲月的流逝,有的妻離子散了,有的被壓在生活的底層爬不起來。總之,貧窮這件事,會摧毀一切人類所構建的虛假美好。于是,身為莊稼人復制品的我們,感受到了時代的號召,齊刷刷地奔向了大城市討生活。以為憑借我們讀過的幾年書,和幾個狐朋狗友閑談時得到的小道消息,能夠改寫昏暗且乏味的一生。

殊不知,其實只是換了一個地方重復那段歷史罷了。我觀察我自己,我也觀察身邊的每一個人。不管你是愛你的父母,還是恨你的父母,不得不說他們的命運或多或少會在你身上重復那么一部分。不管你逃到哪里都會如影相隨,站在人的角度其實這是很奇怪的,但站在天道的角度,這不過是一種概率的延伸罷了。

天道沒有感情,天道也沒有時間,天道也沒有善惡。我們都會漸漸成為自己并不想成為的人。小時候憎恨父親無能的,結果長大了自己也沒混出個所以然的很多;小時候憎恨母親歇斯底里的,自己長大了也變成怨婦的更多。似乎我們就是越不喜歡什么,就越會靠近什么。也許我們大多數人都在尋找那份缺失的東西,哪怕它在倫理道德上是有缺陷的,但總會影響著我們的命運朝著那個方向前進。

亦或者說,你以為你長大了能夠處理得比你的父輩強,但真的遇到的時候可能還不如他們。莊稼人二代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那些九年義務教育給我們的確實就是義務的東西。

這就是命運。所以你越討厭什么,就越不要試圖通過憎恨來使得自己舒服,甚至你都不要去想,都不要去看,都不要去議論。

因為改變一個東西最好的方式,就是無視這個東西的存在。

你越探討貧窮,就越是會招惹貧窮;你越探討苦難,就越是會招來苦難;你越想解決一個問題,就閉嘴真的沉下心去做。讓這個緣分漸漸地自己消融掉,因為我們大多數人還是有肉身的,還是有我執的,真的遇到一些事的時候,真的受不住看不清。

就好像我以前認為我自己從底層爬起來了,積累了一身的本事,我肯定能夠幫助那些和我一樣的人變得富有變得快樂。于是我開了公司,試圖通過幫他們做策劃做創意的方式,改變一些什么。但最后的結局并沒有那么好,我也發現其實以我當時的能力根本就改變不了什么,其實只是一個自嗨的人,陪著另外一個自嗨的人,完成了一些走向失敗過程之間的路。而期間也取得了一些成功,但也并非我能控制的,只能說時代的大運來時,只要你站在那里敢做,都是能得到結果的。

而后我又試圖通過我自身的能力去拉很多人致富,是有的人因我而富起來了,但大多數其實還是遵從他們的命運,又窮回去了。而且這個生拉硬拽的過程也給我自己產生了很多的麻煩,各種麻煩不斷找上門,有的是故意找茬,有的是回頭看的時候發現自己決策錯誤了。

經歷了這些之后,我明了了一件事。那就是以我的肉身,以我微薄的資本,不應該到處去幫人,而是要沉下心把自己的事先做好。因為當你的實力不夠強的時候,強行去拉拽他人,最后只不過是把別人身上的宿命轉移到你身上受罷了。

就像你要拉一個窮人發財,最后你會發現怎么也拉不動,因為富有這件事真的不是簡單的執行就可以做到的,里面需要很多的經歷和覺悟。而大多數人其實是受不住這些東西的,他們掙點小錢是受得住的,但一旦有一筆大錢在他們面前就會迷糊了,人性的貪婪、恐懼、懶惰就會被無限放大,最后一定會投射到你身上,掙錢了會怪你分得不夠多,虧錢了也不會反思是自己的問題。

所以從那以后,我就基本上不帶任何人發財了,因為我了解了一件事。那就是財富這件事,其實是每個人本身的修為決定的。我們干預不了別人的命運,我們最多只能通過自己的言行,給別人一些啟發,最后他們有所收獲,但結果依舊是他們自己的。

我們承擔不了任何人的結果,我們更承擔不了任何人的因果。其實我以前做的最錯誤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的時間和精力都搭進去別人的事情里面去了,因為我是做廣告的,所以總覺得客戶的事情就應該親力親為。但后來我通過開悟了解到了,其實你真的要解決問題,就不能讓自己掉進去,你應該把自己的思維和時間轉變成產品,讓產品亦或者團隊去解決服務你的客戶,并且你自己是不能被拽進去的,而能夠在這件事上開悟并做到的人極少。

因為他人總是希望外力去介入的,而我們也會因為如此的感召就走進去了,最后才發現一時的心軟、憐憫、負責,后面換來的是無盡的麻煩。

有些事情你是解決不了的,我為什么說用產品去解決問題,而不是人呢?因為人是有肉身的是有情感的,一旦投入的太深就會失去判斷。而且我們的時間精力也是有限的,只有你與問題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我現在想想其實以前倒霉的事情,都是自己太過用力的。這個感覺就像你就是一個治感冒的醫生,一個患有癌癥的病人來了怎么求你也是轉院的,你不能越過自己的底線和專業去解決,勉強了最后所有的業力都會跑到你身上。

拒絕因果,保護好自己的心力。

后來經歷了一段時間的陣痛慢慢從這些困局里面走出來,把更多的時間花在做產品和做內容上了,不再去回應太多無關的問題,也不給自己組必死的局,就讓因果卡死在第一秒。而后生活和工作都漸漸地順利了起來,一切慢慢回歸正軌。

以前我可能發現一個好東西,巴不得分享給身邊的所有人。而如今我發現再好的東西,都會把它深深地埋進心里,如果不能夠結結實實地長出對的因果,那就讓這個好東西,泯滅在我的念頭里面吧。

菩薩畏因,凡人畏果。我們大多數人都在恐懼一個事情沒有好的結果,而當你修行到一定階段的時候,你會明白其實更加值得你注意的,是你的起心動念,是你為何而去做這件事的初心。

領悟以上這些天道,把它們揉進你的生命里面,今年再遇到一些事情發生的時候,優先思考這件事的起因,而非在結果上痛苦。指不定他們就是為你而來的,而你不過要借這件事修行罷了。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58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