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想賺錢的人,從不抱怨環境

圖片[1]-真正想賺錢的人,從不抱怨環境-愛分享導航

上周在泉州機場時,遇到了一位朋友,他家里是做拖鞋生意的。

他打算去廣州拜訪一位搞跨境的老板。

我知道他家的拖鞋主要市場是在國內,怎么就琢磨起這個跨境生意呢,便好奇地詢問起來。

一問才得知,他家前一年就開始布局跨境電商了,先試水了東南亞市場,又開始搗鼓俄羅斯市場,目前初見效果。

這一次去廣州,是因為業務遇到了瓶頸,想學習一下更精細化地運營。

我擔憂地問,這幾年涌入跨境的人太多了,這生意接下去也會越來越不好做吧?

他笑著說:大家日子都不好過,打得過人家,那我就茍著。打不過人家,那我再折騰新的路子。

話糙理不糙,他這一句話點醒我了。

真正想賺錢的人,從不會抱怨環境,只會想盡各種辦法為自己騰挪出生存空間。

01

朋友的事,讓我想了《新京報》關于義烏老板娘們一篇報道。

很長時間里,義烏老板娘們與外國客戶交流主要是用英語。

她們每天早上都會在人來人往的商貿城中庭晨練,像小學生上課一樣練習口語。

但這幾年來,因為關稅的影響,也因為新市場的開辟,她們開始學起阿拉伯語、西班牙語。

55歲的姚寶娟是其中的一員。

她永遠站在晨讀隊伍中的第一排。

她的店并不在國際商貿城里,每天早上,她會騎半個小時自行車來學習西班牙語和阿拉伯語,幾乎一節都不落下。

晚上,她還給自己報名了俄語課的夜校,每天的生活安排得滿滿當當。

如今,她已經學會如何用地道的阿拉伯語“回敬”砍價,也建立了一批穩定的客戶。

關稅對很多商人影響都很大,但對于找到新出路的義烏老板娘們來說,她們并不絕望。

三年豐,三年欠。

前幾年可能還是放眼都是機會的藍海,今年可能是難以立足的紅海。

我們與其待在原地唉聲嘆氣,不如改變心境,找到新的突破口。

廣東惠州有一位末總,在20年前就從事小家電生意。

因為入行早,那時候他每年進賬數十萬元。

后來隨著電商的崛起,他的生意一落千丈。

一年到頭,賺的錢只能勉強糊口,日子過得緊巴巴。

前幾年,沒生意的他就窩在家中想出路。

他總結了自己沒落的原因,主要是沒能跟上時代發展。

他又想,有沒有哪個地方,跟20年前中國一樣?

答案是:越南。

有了主意后,他請了翻譯,就直奔越南。

考察一圈后,他回來直接把店關了,在越南租了倉庫就開始干。

他熟練地按照數十年的經營思路,迅速鋪開了銷售渠道。

第一個月,就賺到了在國內一年的收益。

行業上升時,努力深耕致富;走下坡路時,就得窮則思變,順勢而為。

樹挪死,人挪活。

路走到了死胡同,那就換條路。

想賺錢的人不會死守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而是會尋找新的環境,尋找新的機會。

02

自然界里,有一種動物看似不起眼,實則很厲害。

這種動物就是麻雀。

在森林里,它捉蟲子,吃菜籽,過得很是舒坦。

放到城市里,它會主動去公園、垃圾桶里找食物,也頑強地生存下來了。

麻雀是很好的學習榜樣,不同環境,有不同生存策略。

以前,目之所及都是紅利和機會,上了牌桌就不愁賺不到錢。這幾年,風口消失了,賺錢的思路也該變一變了。

我們都知道,廣告是經濟的晴雨表。公司遇到難關時,第一件事想的就是縮減廣告費用。

因此,這幾年廣告行業也不好賺錢,比如地鐵廣告。

但廣州地鐵出了個奇招。

從上一年開始,廣州地鐵接受個人投放廣告了。

個人投放5天的廣告,大概只要幾百塊錢。

很多人玩出了花樣。

有人單純為了好玩打了個廣告,有人是為慶祝妻子的生日,有人在上面發布找工作的消息。

以前,廣州地鐵里的10個燈箱全是廣告。現在呢,可能有一兩個是腦洞大開的內容。

這樣一來,乘客出地鐵的時候,可能就會像刷抖音一樣,一路看過去。

大家抬頭看的次數多了,關注度也就提高了。

這樣,那些真正的企業廣告主,也更愿意在這里打廣告了。

2024年上半年,地鐵行業廣告的收入整體下滑。但是廣州地鐵,卻實現了難得的增長。

我知道這兩年,大家過得都挺難的。

很多人碰了壁,栽了跟頭,戾氣變重了,苦水變多了。

可是,光有抱怨,不會改變現狀,也不會多賺點錢。

適者生存,是不變的道理。

想賺錢的人會變玩法,改策略,尋找新的破局思路,硬生生地從難賺錢的局面中摳到了錢。

03

前段時間我在看《窮查理寶典》,芒格講了一個關于他叔叔的故事。

查理·芒格的叔叔弗雷德曾以優異的成績從哈佛大學建筑學院畢業。

他在奧馬哈設計教堂等各種小型建筑,名氣漸盛,一年可以賺近一萬美金,這在當時可是高薪。

可后來美國迎來大蕭條,建筑師們紛紛失業,叔叔弗雷德也不例外。

迫不得已下,他先后搬去了加州、洛杉磯。

他除了干著舊行當之外,還做過洗衣工,也干一些雜活,雖然工資都很低,但他不認為這有失身份,從來不向任何人抱怨。

當1936年聯邦住宅管理局創立的時候,不斷自救的弗雷德迎來了人生的轉折點,他成了洛杉磯FHA的首席建筑師。

芒格回憶起他叔叔時,說道:“他從不氣餒,從不自憐自艾,我從沒聽他抱怨過什么。”

大環境的一時波動,對有些人是熬不過去的冬天,對另一些人來說卻是“剩者為王”的紅利。

難題,并不只是在考你一個人。麻煩,也不只是沖著你而來。

你比別人更能熬,就有機會等來時來運轉的那一天。

博主@向風行,從事冷庫行業的。

這幾年,由于受到整個市場需求疲軟的影響,目前冷庫行業陷入低價迷局。

許多同行焦慮不安,無論是冷庫設計安裝,還是維修保養,開始無底線卷價格,將低價作為殺手锏,試圖在市場低迷期扳回一局。

他沉住氣,冷靜地思索了一番。覺得不能跟別人卷價格,因為卷到后面,就是斷自己的路。

他開始收縮業務,關掉一些衍生業務,砍掉一些沒必要的支出,用心維護好手頭上一些老顧客。

在跟合伙人聊時,他說過一個觀點:現在不再比誰賺的多,而是比誰虧的少。

那些虧得最少的人,才能一直留在牌局上,等來賺錢的機會。

這年頭,其實不用怨天尤人,沒有誰比誰過得更容易。

你覺得自己手中攥的都是爛牌,但你再想想,別人的牌也不見得會比你好。

這時候,你需要的是耐心,戒掉抱怨。

扛過牌運最差的時候,熬過事業低谷期,一定會有一天把失去的都贏回來。

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問亞馬遜CEO杰夫·貝索斯:“你認為在未來10年內,什么變化最大?”

貝索斯回答說,這個問題問得不錯。但是,我們有個更好的問題:“在未來10到20年內,什么不會發生變化?”

在貝索斯看來,不確定性,才是世界的主基調。

一味責怪環境,不如穩住心境。

當你減少抱怨,停止內耗,即使掉進無底深淵,走下去也是前程萬里。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62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