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強者,都懂得利用社會兩套規則

圖片[1]-真正的強者,都懂得利用社會兩套規則-愛分享導航

如果你還在拿一套邏輯活在這個社會,那你遲早會被另一套邏輯撞個頭破血流。

你要記住分享哥這句話:有些事情是做的,說不得,有些事情是說的,做不得。

怎么理解這句話呢?

這就涉及到當下社會兩套運行規則:利益規則和道德規則。

什么叫利益規則?

就是看得見、摸得著、換得動的東西。

錢、資源、時間、注意力,這些都是。

你付出多少,拿回多少;你有什么,就能決定你配享受什么。

這套規則,最冷,但也最真。

你工作不行,就算人再好,沒人真愿意托你升職。

你業務沒實力,就算為公司熬夜通宵,也輪不到你分紅。

你有背景、有關系、有現金流,哪怕人不咋地,也能天天被人崇拜。

別看有些人嘴上道貌岸然,動不動講情懷、講格局,但一到真涉及利益的時候,他嘴臉變得比誰都快。

有時候你覺得對方“人品不好”,但實際上他可能只是在走利益規則,只是你在走道德規則。

什么是道德規則?

比如:朋友要互相幫助、同事要彼此信任、老板要替員工考慮、下屬要忠誠可靠、家人要無條件支持

聽起來都沒毛病對吧?

但問題是:一旦你只按這套規則活著,你后面會懷疑人生。

分享哥這里不是說道德規則不是不能信,但它必須建立在底層利益匹配的基礎上。

你沒什么價值,還想讓別人跟你掏心掏肺?

你一點資源都沒有,還指望別人對你有求必應?

不是這個世界太現實,是你沒有意識到,這個世界根本沒義務為你的理想主義讓路。

哪怕那些嘴上講“大家是朋友”的人,轉過頭來也是算計,誰能帶他一點好處,他就更愿意靠近誰。

所以你別怪人冷漠,他不是冷,是他從來都只遵循利益規則,而你只在乎道德規則,自然活得不舒服。

為什么有人只講道德規則?

因為他沒什么籌碼,只能靠道德博取信任。

很多人一開口就說“我這個人特別講義氣”、“我是那種特別重情重義的人”。

這話聽起來確實挺暖,但它也有可能是一種偽裝。

因為真正講義氣的人,從不說自己講義氣。

他們直接把事做了,人家自然記得住,輪不到天天嘴上嚷嚷。

有時候越是強調“人品”的人,越是資源匱乏時拼命維護的標簽。

說白了,沒得給,就只好講“我是個好人”。

那種嘴上講道德,行動只圖好處的,其實就是把你當備用電池,隨用隨棄,電量耗完了就再找下一個。

你不及時看穿,只會讓自己越來越像個“被情緒綁架的傻子”。

道德規則就像兩個人之間的一種客套

很多頂層大佬之間的商談,明知道自己在說空話,也知道對方在說假話,但仍然正兒八經地說客套話。

在強者眼中,道德規則最大的價值就是包裝利益規則,因為利益規則不可說一說就是你的錯。

人類文明發展史上都是奉行道德規則為正統。

當評價一個人很現實的時候,這個現實就是貶義詞,就是只講利益不顧道德的意思。

美好、希望和正能量是我們現在主流的價值觀,而主流價值觀恰恰更具迷惑性。

雖然給社會的發展提供了動力,但也給強者的利益收割提供了方便。

為什么很多有閱歷的人會說真正的成熟是看透而不說透?

因為其中的不說透所指的就是利益規則,它只能被用,但千萬不要去說。

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講真話,但卻不討好的原因。

因為有時候大眾要的未必是真話,而是一種理想化的滿足,或者說是一種情懷的寄托。

因此,這個世界說真話的人往往看起來像個小人,而很多真正的小人卻把自己偽裝的像個君子。

所以成長就是擦亮眼睛的過程。

你想啊,一個人快要餓死了,他拿這個蘋果,你去和他搶這個蘋果,人家怎么著,人家和你玩命。

但是你要是拿著權力的寶劍,你卻很客氣和他商量。

能不能把這個蘋果就分我一半,他就不敢拒絕,有錯嗎?

沒錯,但是大眾卻不喜歡。

大眾認為做生意的前提就是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但是老實人做生意就掙不了錢呢?

這句話更沒有錯,但是卻無法贏得大眾的共鳴。

因為大眾要的是理想化的情懷,想在上流社會混就別老動手動腳,多動腦子。

越是財富集中的地方,利益斗爭越是激烈。

但是這些斗爭更需要在道德規則的包裝下進行,赤裸裸大談利益的人根本無法擠入到上流社會。

世界無論怎么發展,人的利己心不會變,利益還是推動人們行為的底層邏輯。

但是請記住,用利益規則獲取到的利益,一定要迅速用道德規則包裝起來。

你想獲取利益,一定要穿上道德規則的外衣,千萬不要赤裸裸地談利益,否則你一開口就是你的錯。

但真相往往是一個是只披著道德外衣的君子,一個是只說真話的小人,這兩種人都不討喜,結局都會很難看。

社會從來都是這兩套規則疊加運作的:你足夠強,講點道德,有人信;你不夠強,講再多道德,也沒人聽。

當你同時掌握兩套規則,你才有了選擇權。

這不是冷血,這是你成為一個真正的強者前,必須理解的底層邏輯。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58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