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3日,在巴菲特宣布他將在年底退休的股東大會上,有年輕創(chuàng)業(yè)者向他大膽提問:“要怎么做,才能成為像你這樣有錢的老頭兒?”
![圖片[1]-普通人變富最靠譜的方式:模仿巴菲特-愛分享導航](http://www.zzgyrme.cn/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14111327488-image.png)
94歲的巴菲特笑笑說:
“三兩優(yōu)秀的知己同行,一份愿為之傾注一生的工作,永葆熱情去面對工作、生活。”
這兩句樸素的話,也是老爺子對自己傳奇一生的總結。
在這位卓越的投資人看來,致富最靠譜的方式,不在股市里而在日常的一次次選擇中。
與何種朋友同行,從事何種工作,以何種姿態(tài)面對生活……
這些選擇看似簡單,卻如一把把鑰匙,可以幫你打開財富之門。
不需要學習什么高超的投資策略,我們普通人復制這套樸素的生活哲學,也能慢慢變富。
01
![圖片[2]-普通人變富最靠譜的方式:模仿巴菲特-愛分享導航](http://www.zzgyrme.cn/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14111339952-image.png)
工作對于你而言,意味著什么?
是謀生的工具,還是通往理想生活的橋梁?
很多人認為工作的意義無非是賺錢而已,視工作為仇敵,每天和老板斗智斗勇。
抱著“拿多少錢干多少事”的態(tài)度,不是自己的工作絕不多干,加班的事情能避免就避免。
而與之相反,有那么一小撮人,他們身上有很多常人無法理解的行為:
辦公室里最后一個走的是他;下班后主動拓展業(yè)務能力的是他;常常參加其他部門的會議,喜歡“沒事找事”的也是他。
《干法》一書中將人分為三種類型:
不燃型:點火也燒不起來的人;
可燃型:點火就著的人;
自燃型:沒人點自己就能熊熊燃燒的人。
仔細觀察你就會發(fā)現(xiàn),那些在同齡人中升職漲薪最快、成長進步最多的往往是第三種人。
他們有極強的自主驅動力,他們不認為工作是一種任務,相反他們認為工作很有意思。
巴菲特就是典型的“自燃型”人格。
他曾坦言:工作讓我快樂,退休會讓我無聊。
從哥倫比亞大學畢業(yè)后,他一心想為投資大師格雷厄姆工作,甚至主動提出免費為他做事。
得到為格雷厄姆工作的機會后,他數(shù)年如一日每天熱情洋溢地投入其中。
如今已經94歲的高齡,錢幾輩子都花不完,他還天天樂呵呵去辦公室研究投資。
巴菲特曾這樣建議年輕人:做自己喜歡的工作,不要太擔心一開始的薪水是多少。
只為錢工作,你可能只是在“出租”你的時間;為熱愛工作,你才是在“投資”你的生命。
他的意思不是說錢不重要,而是說選擇一份工作,不能只盯著錢,更要問問你的心。
什么事做起來你會覺得時間飛快?什么事情做起來會讓你覺得熱血沸騰?
找到它,然后投入進去。
哪怕開始賺得少點,但因為熱愛你會跑得更遠。
![圖片[3]-普通人變富最靠譜的方式:模仿巴菲特-愛分享導航](http://www.zzgyrme.cn/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14111407896-image.png)
就像上面這條收入曲線顯示的,一個人收入的增長,與投入的專注度高度相關。
從事自己喜歡干的工作,或者讓自己喜歡上工作。
你會發(fā)現(xiàn),變富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圖片[4]-普通人變富最靠譜的方式:模仿巴菲特-愛分享導航](http://www.zzgyrme.cn/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14111416780-image.png)
02
社會學上有個“密友五次元理論”:意思是,一個人的財富和智慧,就是他最常接觸的5個人平均值。
人是環(huán)境的產物,你成為什么樣的人,很大程度上就看你天天跟誰呆在一起。
為此,巴菲特建議:為達成你的人生目標,你應多結交優(yōu)秀的人,并努力成為他們的朋友。
他不但這樣說著,也是這樣做的。
早年因崇拜投資格雷厄姆,巴菲特便考入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成為他的學生,跟隨他系統(tǒng)學習 “價值投資”理論。
這為他的投資事業(yè)積累了足夠的理論基礎。
之后,巴菲特與律師查理·芒格相識。
折服于芒格的睿智與沉穩(wěn),此后數(shù)十年里,巴菲特都將他當作最親密的伙伴,最信賴的合伙人。
在芒格投資理念的影響下,他堅定不移地重金購入大公司股票,成功規(guī)避經濟危機;
當巴菲特為伯克希爾的日常運營筋疲力盡時,又是芒格點醒他“要學會放手,專業(yè)的事讓專業(yè)的人去做”……
正是在芒格的幫助下,巴菲特才成長為萬人矚目的財富神話創(chuàng)造者。
邏輯思維創(chuàng)始人羅振宇也有個交友標準——結交自己佩服的人。
每當他發(fā)現(xiàn)一個非常厲害的人,他就會千方百計請到家里來聊天。
因為做知識付費課程,最需要的就是打開思維,突破認知盲區(qū)。
他與這些牛人交談過后,再將內容梳理出要點,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分享給用戶。
就這樣他一邊接觸比自己厲害的人,一邊去幫助更多需要的人,建立起一個良好的循環(huán),開辟出自己的商業(yè)版圖。
有句話說得很好: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高人指路。
一個人想要快速打開成長的通道,就要選擇與優(yōu)秀的人同行。
![圖片[5]-普通人變富最靠譜的方式:模仿巴菲特-愛分享導航](http://www.zzgyrme.cn/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14111429776-image.png)
03
1939年冬天,巴菲特和妹妹在院子里玩雪。
巴菲特用手接著雪花,把雪花一起揉成雪球。
雪球變大后,推著雪球慢慢滾動,他發(fā)現(xiàn)每推一下,雪球就會沾上更多的雪,變得越來越大。
這形成了他的財富“滾雪球”思維:當下的每片雪花,都是未來雪球變大的基石。
在他看來,現(xiàn)在的一美元,便是以后的十美元、百美元。
![圖片[6]-普通人變富最靠譜的方式:模仿巴菲特-愛分享導航](http://www.zzgyrme.cn/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14111444265-image.png)
所以從17歲有了第一筆收入開始,他就養(yǎng)成了存錢的習慣。
從事股票投資后,他也會將每年的股票分紅收益再次投入股票中,獲取更多收益。
看過一則趣事。
巴菲特曾和朋友去麥當勞吃飯,快到餐廳時突然改變主意,轉而走向附近的肯德基。
面對朋友的疑惑,他一邊打開錢包,一邊解釋:“我今天有肯德基的優(yōu)惠券。”
多年躋身世界富豪榜,他卻始終居住于1958年購置的舊房。
日常生活中,他極少購買奢侈品,也幾乎不用貸款或信用卡消費。
省錢——存錢——用錢生錢,這樣一套邏輯不斷循環(huán),累積成他的財富大廈。
亞馬遜創(chuàng)始人貝索斯曾問過巴菲特一個問題:
你的投資策略實在太簡單了,為什么沒有人復制你呢?
巴菲特的回答很簡單:因為很少有人愿意慢慢變富。
有人把錢放在身邊有潛力的項目上,結果前幾年收益甚微,就草草撤資;
有人強制自己儲蓄,結果存了幾個月發(fā)現(xiàn)還不如別人一個月的工資,就干脆放棄。
巴菲特強調說:人生就像滾雪球,關鍵是要找到足夠濕的雪,和足夠長的坡。
一夜暴富總是很難的,但慢慢掙錢相對容易很多。
拒絕超前消費,養(yǎng)成強制儲蓄的習慣,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做風險可控的投資。
這種財富積累的方式雖然慢,但簡單的事情重復做,重復的事情認真做。
和時間成為朋友后你會發(fā)現(xiàn),它好似一塊神奇的酵母,能把財富這塊面團,發(fā)酵到無窮大。
就像愛因斯坦所說: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不是原子彈,而是復利+時間。
![圖片[7]-普通人變富最靠譜的方式:模仿巴菲特-愛分享導航](http://www.zzgyrme.cn/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14111455963-image.png)
04
1998年在南佛羅里達大學的講座里,巴菲特給學生們發(fā)了一張紙,提出要玩一個互動游戲。
他讓同學們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假如讓你終身持有某位同學10%的股份,你會選擇誰?”
他分析說,你們未必會以智商和精力作為主要的判斷標準。
因為在同一所大學,大家的腦力和精力相差不會太大。
經過慎重考慮,你挑選的這個人也許反應最敏捷、具有領導才能,且是能讓他人實現(xiàn)自身利益的人。
他往往是正直且慷慨的,且身上有著值得你欣賞的優(yōu)良品質,你可以把這些品質寫在紙的左側。
接下來,他又提出一個問題:
作為持有這個人10%股份的代價,你們必須同時做空班上其他人10%的股份,你會選誰呢?
巴菲特推測說,你肯定不會選智商最低的人,而是會想到那些讓你感到厭煩的同學。
這些人身上的某些品質會讓你敬而遠之,你可以把這些討厭的品質,寫在紙的右側。
游戲結束后,巴菲特總結:
當你們對比紙左側和右側所寫的品質時,會發(fā)現(xiàn)一件很有趣的事。
值得欣賞的品質,并非是能把足球扔出60碼遠的能力,也不是9秒跑完100碼的速度,更不是長得最帥。
而是每個人都可以擁有的,切實可行的習慣;而右側那些讓人厭惡的品質,也是可以改掉,且必須改掉的。
因為在他看來,一個人最寶貴的資產,不是他銀行賬戶里的數(shù)字,而是他的“名字”。
“名字”即個人品牌,名字是一個人的信譽和名聲。
想要積累好的口碑,你必須摒棄讓人反感的性格和可能自毀的習慣。
錢沒了還能再賺回來,可口碑這東西一旦失去,想要重建,難于登天。
伯克希爾總能拿到別人拿不到的好機會,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市場的信任。
幾十年積累下來的“金字招牌”,就是他們最核心、最無法被復制的競爭力之一。
很多人常常覺得,聰明、能力強,就能無往不利。
但商業(yè)世界也好,人生舞臺也好,最終能走得遠、贏得所有人尊重的,往往不是那些最會算計的人,而是那些守住了人生底線的人。
我們正在進入一個人品決定一切的時代。
玷污了品格,不僅會失去立身之本,最終也會反噬自己。
人品立得住的人,走到哪里,都有人幫忙搭橋鋪路。
在這個時代很少有一夜暴富的機會,如果有那它背后往往藏著不見底的陷阱。
所以,對我們普通人來說,慢慢變富是最靠譜的方式。
不需要任何投資技巧,深耕你的工作,守住你的存款,經營好你的圈子和人品。
一直用正確的方法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成為富人,只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