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民族的能量來自何處?

圖片[1]-一個民族的能量來自何處?-愛分享導航

上次我寫完《男人失去了性欲,就失去了一切》這篇文章之后,有個讀者在評論區問:一個民族的能量來自何處?今天我就想聊聊這個話題,純粹是一家之言。我總結,一個民族的能量主要來源于“自私”,而不是奉獻。1. 就拿“軍事”這個領域來說,最厲害的肯定是美國。憑什么是他們最厲害?原因也很簡單,他們有錢,而且也舍得花錢來聘請全球最優秀的設計師。那些設計師之所以去美國參與建設,主要就是因為收入高。如果你去看看美國的軍營采訪,也會發現一種現象:那些當兵的人都很“自私”。當記者問他們“你們為什么要參軍”時,他們的回答五花八門,但核心都是為了一個字:錢。而不是為了正義和保家衛國。2. 最近兩年AI領域火爆,Facebook等互聯網公司都在瘋狂挖人,有的華人工程師年薪已經超過1億美元了。那些華人工程師為什么要去Facebook工作?為什么要做AI工作?主要就是因為AI最近太火爆,里面有數萬億美元的熱錢,自己進入這個領域就能分一杯羹,而且是一大杯羹。而不是因為上面號召大家“積極投身于AI事業”。所以,什么時候在媒體上看不到“為了科學事業而啃了幾十年饅頭”這種報道時,科技才能真正有所突破。3. 最近宗老板、釋老板為什么人設坍塌?這些企業家們為什么要把財富都轉移到外面去?原因也很簡單,一切都是“民族企業家”這種稱號給鬧的。只要這個稱號還存在一天,那么他們就只能上演苦情戲,一雙布鞋穿三年。他們有任何私心和貪欲,也只能去外面揮灑。反之,如果像美國資本家那樣,賺到錢了就買私人飛機、玩游艇,跟多個女人生孩子(比如馬斯克),從來不藏著掖著。而且整個輿論也是包容的,那么老板賺到錢之后還何苦往外面轉移呢?如果像日本和韓國企業家那樣,賺到的錢都在國內享受了,在國內流轉,惠及很多上下游行業,那么整個經濟不可能沒有活力。4.?美國很少出現“獻血光榮”“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種口號,他們的老百姓如果付出寶貴的東西,都是要看到回頭錢的。沒人愿意無私奉獻。包括商人也是如此,哪里出現災荒,就抓緊跑過去高價賣糧食、賣物資,賺得盆滿缽滿。有人會說:這些人也太自私了吧,如果每個人都是“見錢眼開”的家伙,為了賺錢不擇手段,那么社會還不亂了套?我想說,恰恰相反。《國富論》的作者、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就提出過一個概念,叫“看不見的手”。大概意思是:如果社會上每個人都各司其職,而且每個人都唯利是圖,從來不做慈善、不講奉獻……結果就是,整個社會的公共福利也會因此而變得非常發達。

由于每個人都追逐他個人的利益,反而促進了社會利益和公共事業的發展,效果比“每個人都樂于奉獻”還要好得多。仿佛有一雙無形的手在操控這一切,在指引大家去達成另一個目標,而這個目標絕不是他當初所追求的東西。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一個城市對于餐飲業的限制非常多,菜價、酒價不能超過多少元,不能出現奢靡的風氣。結果就是,這個城市的餐飲行業就會迅速走向沒落。其他任何一個領域都是如此,壓根就不需要管控,你就讓商人隨意定價即可,哪怕是在災區。有人會說,那樣不是亂套了嗎?我想說,亂不了,市場非常聰明,只要你不瞎干預,最終肯定會回歸到一個平衡點。比如,某地鬧災了,上面規定,商人如果去這個地方賣東西,物價不能超過正常物價的20%。那你放心,肯定沒有商人愿意過去,指望“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套把戲,越來越玩不轉了,因為大家已經對慈善組織失去了信心。這時候,即使墻上貼滿了“樂于奉獻”的大標語,災民仍然要餓肚子。反之,如果你不做任何限制,允許商人隨意定價,那會出現什么情況?第一天的時候,方便面賣100元一包,周邊城市的商家聽說之后,紛紛拉著方便面過去賣,第二天價格就被打下來了,50元一包……以此類推,到了第5天,價格可能又回歸到了10元一包。這時候,周邊城市的商人也不愿意過來了,這個地方的商人也飽和了,老百姓也都能買到平價的商品了。這就是市場經濟“看不見的手”的巨大威力。在房地產領域,也有專家提到過這個策略,那就是允許開發商隨意定價。北上廣深的核心地段,你可以定價100萬元一平米,但是五線小城市,你可以定價1000元錢一平米(去庫存)。短期內,房地產市場肯定會亂套,但是長期來看,最后還會回歸到一個平衡點,而這個平衡點,就是最科學的點。這就是市場經濟的魅力。回到主題:一個民族的能量來自何處?答案是:當每一個人都自私自利、只講享受、不講奉獻時,那么各行各業都會蓬勃發展,社會的公共福利也會達到一個頂峰。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437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