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小伙伴提了下面這樣一個問題:
上大學的時候,自己做輔導班就已經實現月入過萬了。但是后來自已上了班,累死累活才7000時,就辭職了,想考研,但感覺也沒多大出路。所以想求助分享哥,想聽聽您支持我走哪條路。
我覺得他這人問題非常典型,所以打算寫一篇文章深入聊一下這個話題。
首先我想說的是,這個小伙伴比我聰明、比我厲害。
我上大學時,兼職收入也很高了,但是穩定的月入過萬還是比較難達到的。
另外,考研是他的備選項,這點也比很多人厲害了。
我當年的時候好像根本沒考慮過考研這件事,因為我對自己的智商實在沒有太多的信心。
從小到大我就語文、英語、數學成績還不錯(語言和邏輯推理都是左腦支配),其他的專業課,說實話我根本沒有么大賦(我大學的專業是石油化工、有機化學相關的)。
不過我唯一覺得可惜的是,他在上大學時(不到20歲)就已經體驗過月入過萬” 的感覺了,但是畢業之后并沒有把這股勢能給傳遞下來。
按照常理來說,20歲的時候自己搞事情能實現月入過萬,那么如果一直探索下去的話,到了25歲,實現月入3萬、5萬并不是沒有可能:到了30歲實現月入8萬、10 萬也并不是天方夜譚。
我沒有開玩笑,因為只有打工這條路線的收入增長是超級慢的,只要你自己搞事情,而且找到了賺錢的感覺,那么收入翻一番可能就是一年兩年的事。
現在我已經大學畢業9年了,回頭看一下自已的經歷,再看一下班里同學的發展情況,我總結,對于大部分窮人出身的孩子來說,畢業之后就開始打工,其實是一種悲哀。
我之前說過一個觀點:一個聰明絕頂、才華橫溢的大學生,畢業之后如果按照大多數人的發展路線去上班、去打工,那么用不了3 年,這個人的腦子就傻掉了。
因為他們會忘記自己的特長,也發現不了真正賺錢的機會,即使有賺錢的機會,但是老板給你的是死工資,或者是比例極低的提成,你也不會覺得是機會。
另外,每個月還要交房租,還要給窮鬼朋友隨禮,還有商家創造出來的各種花銷,還要瓚錢買車買房···用不了幾年,你就會陷入一種絕望。
最后你會發現,自己每天忙忙碌碌完全是因為生活所迫,而不是為了追求夢想和理想隨著時間的流逝,收入也沒有增加,存款又蓼蓼無幾,慢慢體會到生活的艱難,最后這個人就廢了。
30歲之后,我最不想看到的一個畫面就是:當年上學時聰明絕頂、眼里充滿光的一個同學,到了現在,卻為了生計、為了車房而終,日奔波勞碌,眼里已經沒了光。
有人會說,現實不就是這樣嗎?再聰明的人也會被現實磨平棱角。
我想說,并不是這樣,這個路線是大多數窮人的宿命,但是有少數人是能突破這個瓶頸的。
我自己就是活生生的一個例子,我們專業里至少也有兩三個人實現了逆襲。
當然,我說的逆襲,標準就是資產已經過了千萬(貸款買的房子不是資產),或者已經實現了年入百萬。
而且,這些收入一定不是靠辛苦勞作得來的,而是因為他們找到了自己的特長,找到了自己的使命,找到了滿足客戶價值的感覺。
我知道有人會說,不能用金錢來衡量一切。我說確實如此。
但是,你覺得能輕輕松松實現年入百萬的人,他的精神世界會貧睿嗎?
一個找到了內心力量、找到了人生使命的人,他的眼里會沒有光嗎?扎心了。
那么問題來了,窮人出身的孩子,到底該如何找到這條出路呢?
我總結了兩個要點,是大多數人都會忽略的。
如果你也站在了人生岔路口上,不知道如何塊擇,你可以看一下我的經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