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樣的人注定貧窮?

最常見的一種就是懶惰的人,也就是有效行動力為零的人。他們只要能少走一步,就絕不多走半步。

人與人之間一定是有差異的,特別是氣場和能量的差異。

有些人你一靠近他,就會不自覺地被他吸引,哪怕你待在他身邊,光聽他講話,都能感覺到受益頗深;

有些人你一靠近他,就渾身難受,哪怕他還沒開嘴,你就會不自覺地遠離幾米。

這就是能量氣場層級的不同,有的人強大、有的人渾濁無比。

而能量氣場來源于什么?對做事認真的態度、和所向披靡的行動力。

越認真的人、行動力超強的人,能量氣場越強,你反而覺得,他應該賺到錢;

做事越敷衍的人、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人,能量氣場越虛弱,精神面貌萎靡。你會覺得,他賺不到錢是應該的。

之前有個人向我請教一個副業的問題,我把步驟重頭到尾對他完整說了一遍,說得很細。

最后他還是放棄了,原因是他覺得需要每天不間斷做,太累了,他做不到每天堅持。

哪怕這個步驟并不是像造火箭一樣難,他試都沒試,最終還是敗給了自己的懶惰。

之前還有人問我,如何認識不同的異性,如何怎么怎么樣?

我給出了解答之后,下次他又來問同樣的問題。

也就是說,他其實并不想改變,也不想踏出自己的舒適區。

而是就想得到一個,最好不用努力,就能拿到結果的方法。

又或者說,他們問問題的目的,是來獲得一個心理安慰,但本質并不是為了解決問題。

這樣做的壞處是什么呢?

你想跳過行動和付出的步驟,以為直接跟老天爺撒個嬌,就能逃避自己應該負的責任,一步到位拿到結果,最后一定會栽大坑。

因為從來沒認真做過事,所以很難體會到付出——行動之間的必要性。不被命運教訓是不可能的。

而有些人問了一遍問題,你給他點出關鍵之后,他就立刻去實行了。

然后只有遇到了無法解決的細節時,才會再來問問題。

你會覺得這種人是動了腦子的,是真的在為自己負責,做具體的事。

這種對待事情態度認真的人,往往貴人都愿意給他一個機會,愿意免費幫他一把,因為這種人就是聰明人。

沒有人不喜歡這種認真做事、還勤奮的聰明人。

和這種人打交道,溝通成本低、信任程度高。能給自己省下不少精力,往往很容易成為貴人的得力助手。

而不是那種,今天想干副業、明天想學外語,過了一星期,目標還停留在嘴上,只會打嘴炮的懶人。

有句話是這么說的,大多數人為了躲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哪怕他也知道這種努力是無效的。

因為本質上他就不愿意深度思考,就像我之前說的:

他寧愿吃肉體的苦、吃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苦、吃高考的苦,他都不愿意去吃賺錢的苦,去吃深度思考的苦。

因為前者是確定性的,后者是未知的、是恐懼的。

越窮越懶的人,基因里有個特點,他只想選擇穩定的東西,不愿意再折騰自己;

所以哪怕這條路充滿了千軍萬馬的內卷,他也寧愿去吃這種苦。

也就是說他們寧愿用假努力、假勤奮,來安慰自己的懶惰,都不愿意認真思考去做實事、對自己未來發展有好處的事。

因為這條路符合了基因的弱點,看起來太舒服了。不用為未知冒險,就不用承擔責任,就不用受到處罰;

在這個世界上所有美好的東西,都不是穩定的,都需要你付出極大的代價,才能讓自己看起來毫不費力地享受著。

因為越好的東西越稀缺,越稀缺,就代表著競爭力越強。

而只有“窮”這種東西,沒有人去搶,所以它可以穩定地存在。

也就是說,當你選擇了偷懶的那一刻,逃避了自己應該付出的責任和代價,躲在自己舒適區里的那一刻,你就選擇了穩定地窮。

因為真正的勤奮,是要花精力、動腦子的。

它需要你不斷地復盤、不斷地觀察,不斷改進,需要你全身心的浸潤進去,才能發現問題,從而解決問題。

當你還沒開始做的時候,你對一件事的認知很空,沒有方向,不知道該怎么做,人就會很恐懼,天然想逃避;

而你只有真正去做了之后才發現,很多事情真的沒有你想象得那么難,所謂的難和恐懼,其實只存在于你的大腦里而已。

就像大部分人的努力,只是喜歡停留在嘴上。

你真正去做了之后才發現:又懶又窮的人,還是占多數。

哪怕你做一個小項目,稍微比他們勤奮一點、認真一點,就能超過不少人。

當然,“看起來努力”和“有效的努力”,還是差很遠的。

這種行為你能騙過別人,騙不了自己。

這也就是為什么真正賺到錢的人,從來不抱怨任何事,而只是踏踏實實地在賺錢;

賺不到錢的人,做什么事都說很難,從而什么都不愿意去做。

周而復始,馬太效應就會越來越明顯。而本質上,是由你自己造成的。

沒有人能占到命運的便宜。

你越想去占命運的便宜,逃避自己該走的路,命運就會讓你知道,什么是深刻的教訓。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144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