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只有清醒過來,才能看透社會本質

把頭埋進沙子里的人,是看不清真相的。
老百姓只有清醒過來,才能看透社會本質。我之前就講過社會的本質就是掠奪。
有一些讀者也許是閱歷不足,覺得分享哥胡說八道。
如果你不信,我就簡單舉個例子吧:越是普通人,越容易被消費主義洗腦,越容易被資本控制。大部分的年輕人都有負債。如今困在網貸里的年輕人形成以貸養貸的惡性循環。你仔細思考一下為何一直在鼓勵生育?因為只要有龐大的人口,有大量的羊群,狼就永遠不會餓死。有些產品看似商家賣貨虧錢,其實只要軟件的用戶基數足夠大就可以了。只要用戶和流量夠多,公司在資本市場上的估值就能翻倍。因為窮人活著就免不了吃穿和刷手機!哪怕公司的產品虧本賣給你,只要你還用他的軟件,他在資本市場就是大賺的?,F在誰敢把那些手機軟件都卸載不用呢?資本就是利用窮人的蠢和憨厚,不斷吸血創造財富。同時資本又極力壓制窮人,讓窮人無法翻身,上班時間的996就是專門為窮人設計的。工作之余,鋪天蓋地的網貸和娛樂至上的產品就是困住底層上升的道具。你以為你天天在省錢,不花錢就不會被掠奪,大部分人都太理想化了。最明顯的就是有的讀者說:很公平啊,每個人都是24小時。但你有沒有想過,對比上層人,底層人的24小時有多少時間真正屬于自己?很多事情,只有老百姓清醒過來,把社會本質看透了,你才能減少自身被掠奪的時間和資源。一直有人問分享哥,他說我想深入了解這個社會,我怎么才能像分享哥一樣可以看清本質?看透社會本質的秘訣就三個字:找差異。①構建認知框架現代社會和傳統社會的差異是什么?現代社會文明和國外社會現代文明的差異是什么?我們的現代社會和古代社會的差異是什么?你順著這三大問題去找答案,可以構建出一個大的認知框架。在這個過程中,你能非常自然把經濟、科學、文化等所有學科全部串起來。然后你遇到的任何問題都在這些大的框架中,所以看問題會非常清晰。掌握大框架之后,你也可以預知未來社會趨勢的走向,然后根據自身的特點去尋找機會。現代文明和古代文明的差異是整個認知大框架的最底層。其中最核心的差異是農耕文明和商業文明的差異。差異的轉折點是工業革命,差異的結果是生產力的爆炸。牢牢記住上面這幾句話,它支配了每個人的命運。②傳統社會文明與現代社會文明的差異傳統文明以小農經濟和手工業為主。上世紀50、60年代出生的長輩們,在農村出生的孩子小時候就會種地。在城市出生的孩子也都會做飯、織毛衣、補補丁,有的甚至會做木工、修電器。因為那時整體資源稀缺,俗話叫一窮二白。那個時候和古代的生活沒什么兩樣,所以生孩子無非是多雙筷子??梢院唵卫斫獬?0年代的人們對教育階層理想中的生活沒啥概念,有口飯吃就行了。因為還沒有進入現代文明,而是處于傳統文明和現代文明的過渡階段。后來幾十年最核心的社會變革是我們一口氣走完了西方幾百年的路。找差異,有什么是古代社會完全沒有的東西?答案是工廠。簡單理解,一個人用手一天頂多可以做10個產品?,F在配合機械化生產,一個人一天可以做1000個產品。其中的關鍵差異是效率的提升。資本逐利的天性會進一步渴求提升效率,于是科學技術開始爆發了。技術關鍵點是資本帶來了科學進步,目的是為了追求更高的利潤??萍嫉淖饔檬遣粩嗵嵘a效率,其中又涉及到一個關鍵點,分工。因為更細化的分工會帶來更高的生產效率,俗稱流水線,這就需要培養所謂的專業人才。于是現代教育來了。現代教育也是工業化之后的派生品。過去培養一個農民和現在培養一個程序員完全是兩個概念,后者需要學好數學和英語。所以任正非說,農村的孩子不學英語將永遠是農民?,F在我們進入了現代文明,所以現在的孩子從小不需要學習織毛衣、做木工。而是需要學好語數外物化生,目的是要成為專業化的人才。這樣才有能力嵌入現代細致化、專業化、分工化的經濟體系,以此謀生,這是已經設計好的。而做飯、做衣服、做木工、修電器會交給專業化的人去做。他們也以此謀生,整個社會就這樣運轉起來了。資本、科技、教育這三個底層變化是我們幾十年前沒有的,這直接顛覆了我們所有人的生活。當下每個人的生活都依托于這三大體系,沒有人可以逃出去。除非他一個人生活在山里,靠打獵、采摘自然界的食物為生,但這種生活我們現在基本看不到了。每個人都依賴社會貨幣交易,用自己的勞動或者資本去換取生存資源。這給我們什么啟示?每個人都離不開這套體系。那么對于生存來說,商業知識應該是排在第一位的。多去學習和運用商業知識,才能讓你在這個體系里更好地生存下去。可惜的是學校不教,他們只教你仁智禮德信。
現在很多人因為還年輕,沒有切身感知過這套體系的力量。對于掙錢還是扭扭捏捏的,心態還在,見不得別人好,這都是非常愚蠢的舉動。這也是為什么分享哥說以前很多看似正義的博主,背后其實是大學生思維。他們總覺得別人有付費服務是可恥的,其實是他們沒真正走出社會。他們自己沒真正融入到這種商業模式,沒有這個商業思維。等他們出了大學之后,就知道沒人可以逃離這套體系。③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這種改變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影響呢?影響太大了,是顛覆性的影響?,F代人被資本、工廠、物資、貨幣支配,哪有自己的自由。資本強行讓每個人融入到這個體系,然后自己才能在這個過程中分一口肉吃,那就叫工資。這就解釋了為什么現在年輕人越來越不愿意去工廠了,就是無法忍受這種異化。30年前的人可以忍受,因為那個時候物質極度匱乏。如果不去忍受就真的沒飯吃,保命要緊,知道吧。而且那個時候即便是在工廠干活,也比自己在老家種地掙得多,所以沒得選。其次是人的感情、婚戀、家庭也被徹底顛覆了。過去大多數人是農民,是小農經濟,主要工作是種地。而地是屬于家族的,某些時期生了孩子還可以多分地,那當然愿意多生孩子了。孩子十幾歲就可以下地干活了,直接投入生產。那個時候的孩子不需要學習語數外等科目,有力氣就夠了。所以古代80%以上的人都是文盲,男人天生就比女人有力氣,所以當然會重男輕女了。全部都是現實利益決定,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F在呢?你生一個孩子得養到他大學畢業。幾十萬甚至上百萬投下去了,他未來才可能變成醫生、律師、技術大佬等等。這個過程太長了,而且投資成本還不一定能很快賺回來,甚至不一定能找到理想的工作。自己選錯專業了,跟錯老板了,選錯行業了,投資虧了,各種情況都有可能發生。因為現代社會有太多的不確定性,所以現在養孩子的風險反而更高了。這就是為什么張某峰老師那么火,且對底層家庭那么重要的原因。而過去中低的模式是相對穩定的,地的規模和收成。排除天災之外是固定的產量,因此人對未來的預期是穩定的。又因為生產單位是家庭,所以人們極度重視家庭。而現代社會的生產方式會把人從家里拽出來。沒有人會拖家帶口去一個公司打工,因此人們變成了原子化的個人。一個人進入社會參與工作之后,大多數家庭對個人的庇護是可以忽略不計的。所以現在大部分孩子基本全靠自己的能力和運氣。所以家庭的作用直線下降,那么人們對家庭的重視和繁衍后代的需求就會進一步削弱。這就是為什么一旦進入現代文明,生育率都會下降的根本原因。這種顛覆必然會造成很多家庭實質上解體了?,F在的年輕人基本都是不想結婚,不想生孩子,因為妨礙了自由。但正如我上面所言,是因為每天要8小時固定上班,很多人甚至要加班。是因為人的自由早已被這種經濟體系剝奪了,所以才需要自由。古人沒有自由的概念,因為他們本來就是自由的。他們不需要每天固定8小時種地,有大量自由時間。擺脫種地之后的士大夫更爽了。雖然沒有高鐵、飛機,但一次旅行就是好幾個月。有充足的時間去慢慢體驗生活,欣賞各種山水美景。不然你以為那么多優美的古詩是怎么寫出來的?你讓他們在現代這種生活環境下,誰還寫得出來優美的古詩?很多是各個博主寫出來謀利的段子和爽文罷了!你以為是你主動選擇了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其實是因為你沒得選。這上面的一切一句話概括叫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所以你下次看到這句話,你以后看到這句話,就會聯想到分享哥今天寫的這篇文章。你應該馬上能在腦海里找出古代文明和現代文明的根本差異。因為生產方式的變革,推動了科學技術的進步,進而建立了復雜且分工明確的經濟體系。為了適應這種體系,每個人都必須接受教育,甚至高等教育。生產方式的變革就是命運的齒輪,它主宰并推動著每個人的命運。我們現在學習或生活中的一切的一切都建立在這個變革之上。一切客觀知識或主觀認知都得適用于這個經濟底層的變革。你抓住了這一點,再去看各種學說、知識,各種社會,以及你未來的規劃就會透徹很多。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199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