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假話在社會流行,真話就顯得沒那么重要了

如果你活得很痛苦,很平庸,我可以告訴你一個根本的原因:你在網上接受的很多認知都是毒雞湯,是很多博主利益最大化的有毒產品。如果你長期泡在這種有毒的認知里面,那么你的生活就永遠好不了。這也是越來越多人沉默的原因:當假話在社會流行,真話就顯得沒那么重要了。我舉一個很簡單的毒雞湯:比如一個博主上來說人只要努力就能成為更好的自己嗎?他說不能,然后他再配個傷感的音樂,再加上一個特定的案例:駱駝祥子拉了一輩子車,他發財致富嗎?是因為駱駝祥子不夠努力嗎?接下來通常他們會夸大方法論的重要性,如果沒有正確的方法,你的努力就是低效的重復。首先問你們一個問題,努力到底是一個靜態的東西,還是一個動態的東西?明顯一個人的努力它是一個動態的東西,不是一個靜態的東西。不是一個人一努力,他就永遠都用一種低效的方式努力。①一個真正努力的人,他會在過程中迭代自己,而不是說先去找方法他找到的方法可能是錯的,那是人家賣給你的課,是人家畫的大餅。所以一般賣課的人,他都會先制造焦慮。說你努力有毒,努力無用,正好戳中那些傻子的痛點。傻子覺得自己特別努力啊,就是因為自己努力才導致自己失敗。你只要稍微去了解一下,最頂級的運動員全是非常努力的人。用博爾特的話講就是他超級努力,早上起來練到嘔吐,別人卻說他是天賦。博爾特有沒有天賦?他肯定是有天賦。但客觀的事實就是不管你有沒有天賦,你都必須非常的努力,而且在努力的過程中非常用心的去迭代你自己。比如那些運動員會一直更換自己的投籃姿勢,跑步的細節等的。最重要的一個點就是在實踐的過程中努力迭代出來的很多東西是心照不宣的,竅門是絕對不會教給別人的。在這個努力的過程中,他如果是個聰明人,他就會對比哪一種方式努力會更有效。有些人可能會去看一些博主的各種文章,他們說那些生產資料、經濟規律、市場趨勢各種名詞,你看是看懂了,但是你做不到啊。臣妾做不到啊,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意識到10萬+文章的邏輯。我作為一個出現過很多篇10萬+文章的作者,我非常清楚。你如果說想寫10萬+,你就要過分的夸大方法論的重要性,制造焦慮說他們努力無用,然后拔高讀者的期待。然后引導他們點贊和在看,讓金錢和愛流向他們,讓你的文章越火。但是那些讀者讀完那些新鮮的方法論概念認知之后,真的變厲害了嗎?比如說很多博主都在說要積累自己的生產資料,有自己要有自媒體賬號。那現在隨便給你一個賬號,讓你寫過萬閱讀的文章,你根本做不到。我遇到過很多想寫作的人,很多都是崇拜方法論的人,新鮮感一過之后,連方法最后都忘掉了。一問三不知,我們經常會說知道和做到有一個巨大的鴻溝,而努力執行才能夠填平這個鴻溝。相當于努力最大的意義就是給你探索這個具體實踐過程中的困難。就你知道方法論和你做不到那件事情,它其實有一個巨大的鴻溝。一旦你對努力沒有敬畏之心,對于實踐沒有敬畏之心之后,你就不會去做這件事。或者你會很少的花精力去做,只有你等做了之后,你才發現你有很多東西你是不知道的,說一個你這輩子從來沒聽過的點,我們經常會講刻意練習。刻意練習就是跳出自己的舒適區去挑戰一些自己不擅長的。但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意識到,人的大腦學習知識是有一個障礙的,就是你可能不需要刻意練習,比如說彈鋼琴這首曲子,你要想把這首曲子彈得很流利,很順暢。你就是要可能努力兩三個星期,直到非常熟練。你完全現在不用考慮什么刻不刻意,就是熟能生巧。你靠認知是永遠達不到的。如果你能意識到有很多事情需要重復,需要達到一定時間才能掌握,你就不會忽視努力的重要性的。可這里講幾個核心的點,為什么努力非常的重要?生活中幾乎所有知道做不到的情況,都是由于這個人不夠努力,執行力不夠強。②努力是一個動態的東西,不是一個靜態的東西一個人只要在努力,他就會不斷的迭代,會找到一些小的突破。一個努力的人不應該是傻努力中,他會嘗試各種方式,然后再對比。而我告訴大家一個很核心的點,就是在實踐過程中,有時候你對比出來哪一種方式更適合你。這個東西有時候甚至是一種絕活,在任何書上壓根就沒有是你自己探索到的這個關鍵詞。努力的核心就是在于過程中不斷的對比和迭代,然后找到更加的方式,這就是說的努力是動態的東西。③知道和做到是兩回事。我講個簡單的比喻,就像拉引體向上,你知道拉引體向上怎么樣發力最省力,怎么樣發力最大。但是你小胳膊一上去就拉不起來,這就是我說的知道和做到的。一個巨大的橫度,就沒有足夠的肌肉量,沒有日積月累的訓練,你的肌肉維度太差的話,你知道那個方法有個屁用。原因很簡單,記住我說的能力是一個過程中訓練出來的東西,他一定是要必須日積月累的努力的。所以《霍元甲》有一句臺詞:這一拳20年的功力,你擋不擋得住啊?最后一個點,只有努力執行,他才會負責找到實踐過程中隱藏的彩蛋。就是有很多東西我們不去經歷那個過程,我們只知道所謂的方法論和規律。但方法論和規律不負責讓你能夠知道到實踐過程中各種變化的維度。因為人的大腦不擅長思考,為什么說人的大腦不擅長思考呢?就是這個問題你之前沒有探索過,沒有努力實踐過,你不知道實踐背后的小點點。你靠臨時想非常慢,非常卡殼,甚至會望而卻步的。這就導致很多人很焦慮,特別害怕網上這些毒雞湯或者賣課的,怕被扭曲價值觀或者割韭菜。他們為了搞流量的本質,他們都是煽動情緒,制造焦慮。你沒病,他說你有病,或者說他誤導你。那誤導你的目的是讓你認為他要賣給你的東西很重要。所以如何從那種混亂的誤導性的互聯網信息中走出來,我寫一些方法論。第一個就是很多博主表達的價值觀不適合你。大多是互聯網上搞流量的這些人。他們的表達不是你的利益最大化,而是他的利益最大化。所以怎么樣制造起你最大的焦慮,趕緊買他的東西是他的核心目的。而不是說為你的未來服務,為你的成長服務。那么為什么還會有像分享哥這樣的人苦口婆心的勸你呢?原因很簡單,發心理念與其他人不同,我跟粉絲打交道,有一個法則很重要:當真相和利益最大化起沖突的時候,我見到的很多博主都會選擇利益最大化,而不是說真相。也就是說一個人可以為了利益最大化說假話,這種人的話是絕對不可信的,這個人是絕對不能深交的。我會把真相真話看得更重要一些,我會了解這個粉絲鏈接我是為了什么?錢誰說不喜歡就是王八蛋,但賺錢一定是有原則的。很多人想進VIP群我還不給進呢,我會給他講很多私底下的話,互相了解之后再鏈接。有些錢我是寧可不賺的,包括寫付費文章,我從來不會要求我的粉絲一定要給我贊賞付費等等。
第二個,時間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那些被夸大的什么方法論,那些神通廣大的那些方法你一定要去實踐,你才知道真假。我看到一個清華的學生張嘴說刷題是性價比最高的,那這么樸素的認知怎么賣錢?但是其實他說的是事實啊,他的方法論也很簡單;先刷必要的題,然后那些自己擅長的就篩選掉,就是時間寶貴。時間可以檢驗一個人的品性,也可以檢驗一個方法論的好壞。最后一點就是辯證思考。你得到的信息,把它鏈接到實踐的過程中去,看看多維度的情況,一個是知人,一個是知勢。比如說有一個粉絲和我聊天,他聊到他這個人沒有安全感,打游戲也特別喜歡堆防御屬性。他有一天跟我說,他說他被一個女孩騙光了他的錢。我就說他撒謊,因為我說你玩游戲,你是一個特別注重防御的人。所以你是不可能把家底都給別人的,你肯定在騙我,后面證實他確實在撒謊。因為人的行為是有慣性的,如果你在細小的某個A處發現他是某一種行為模式。一個防御性思維很重的人,怎么可能掏心掏肺戀愛呢?把所有的家庭給一個女孩呢?他明顯是在向我哭窮哭慘嘛,這也是我觀察人性的深刻把握。用于教員的話來說,就是知道一個人的過去,就知道他現在。知道他現在和過去,就知道他的未來,大部分人是不會改的。他的那個行為,他的性格是有個慣性的。所以如果一個人之前騙過人,之前經常講假話,你就不要指望他以后不騙你,不忽悠你,不可能他嘴里吐出來的就是象牙。只是就是他說的那個東西,有沒有那么夸張,你有沒有去調查?你有沒有去實踐,去研究,去找數據,去找到多維度的情況得出結論。為什么我這種人很難被騙呢?因為有一句話叫知世故而不世故,是善良的成熟。所以有些粉絲不知道真相,以為我是一丘之貉。因此不認可我,喜歡詆毀我,沒關系,道不同不相為謀,我也不會和你爭論,我默默拉黑你即可。
如果我要真是一個壞人的話,我可能比任何人還要精通,但我選擇做一個厚道人。你信也好,不信也罷,我的理念如此,價值觀和發心永遠是一個作者能否長久寫下去的動力。
因為偏激的假話永遠會在社會流行,真話就顯得沒那么重要了。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172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