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拒絕內耗?從不給自己加戲開始

“生活不易,別亂給自己加戲。”

01

我嚴重懷疑,我之所以長得顯老,跟一個習慣有關系。

什么習慣呢?

我這人特別容易想得多。

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精神內耗。

記得小的時候,我跟一個好朋友打招呼,他沒理我,我就開始琢磨了:

難道是昨天我考得比他好?讓他心里不舒服了?

還是說前幾天打球的時候,他要進攻,我沒給他傳球?

還是前前前幾天,他說步驚云帥,我說聶風帥,我倆嗆了兩句?

他是不是不想跟我做朋友了?看他跟其他人聊得挺歡,他們是不是走得更近了?

腦子里不斷給自己加戲,為這點B事兒,能好幾天悶悶不樂。

后來,看了一些心理學方面的書,才知道,原來這是一種人性的弱點。

02

我想,大家肯定也遇到過跟我一樣的情況。

對外界過度的敏感,別人的一舉一動,你都在內心揣摩個沒完沒了。

要知道,過分的敏感,過分的內耗,久而久之,會讓人喪失行動的勇氣。

生活中,我佩服兩種人,一種是從不內耗的人,一種是想做什么就馬上去做的人。

其實這兩種人,都有一個穩定的內核,就是不給自己加戲。

我記得實習的時候,學校讓回去辦理什么證件。于是,我們同在一個城市工作的幾個小伙伴就約著一起回去。

回去的時候,很順利,等回來的時候遇到了一個情況。   

天降大雪,原先買的火車票晚點了,而且沒有預計出發的時間。要知道,大家回學校就請了三天假,這火車一晚點,就意味著要耽誤上班,上班耽誤就意味著要繼續請假、扣工資、工作完不成…

我們幾個人都很焦慮,晚飯都吃不下。但是有一個同學表現得格外鎮定,他說:

“事情已經如此,我們急也沒用,不如我們來打牌吧,反正閑著也是閑著。”

聽到這句話,我們都笑了,內心一下子寬了許多。

后來,我和這位同學成了好朋友。我發現他真的是那種有著很穩定內核的人。

遇事想得開,不玻璃心,喜歡打直球,從不亂給自己加戲,從不內耗自己。

03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內心戲呢?

首先,要有足夠的自我意識。

遇到事情,如果你的情緒像是過山車,忽上忽下,就說明你的自我意識不足。

這個時候,你不妨讓自己穩一穩,問自己幾個問題:

“我為什么這么想?” “這是真的?還是自己想多了?”

要相信自己的判斷,得到答案后,就堅定自己的想法。

其次,要客觀看待,別被情緒左右。

比如,你在工作中犯了一些小錯誤,領導批評了你。

你可能會想:“完犢子了,領導對我一定很失望,這次肯定要被裁了。”

這時候不妨冷靜下來想一想:領導是就事論事,還是針對我。如果是就事論事,我犯了錯誤,活該被批。如果領導因為這個錯誤而針對我,那么證明領導的格局也不大,再跟著他干下去,也沒啥意思了。

這樣思考下來,你也許會發現,事情往往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糟糕。   

最后,主動的人贏得一切。

人與人關系的疏遠,往往開始于互相猜忌。

就拿之前的我來說,我懷疑別人對我有看法,完全可以直接問他。

倒也不必在哪里走內心戲,徒增煩惱。

也許他當時正在忙,沒聽見我跟他打招呼呢?

即便是他確實對我有意見,主動溝通,中間這個疙瘩也更容易解開。

請記住,我親愛的朋友:

生活已經很復雜了,就不要給自己加戲了。

愿你我都能快樂生活,做一個內核穩定的人。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1167 分享